[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双四通阀的热泵空调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77233.2 | 申请日: | 2012-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8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澳信热泵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3/00 | 分类号: | F25B13/00;F25B4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罗晓聪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南海经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四通 空调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暖通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带有双四通阀的热泵空调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带有双四通阀的热泵空调设备,由于其设计上的不足,使得其经常会出现四通阀泄漏、噪音大等的情况,其中,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在转换时,经常会有一只四通阀的平衡压力不足,从而导致其阀体泄漏。因此,现在如何解决以上问题,使得带有双四通阀的热泵空调设备的双四通阀转换运行可靠,成为研究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可靠,动作平稳,且能有效确保双四通阀转换运行可靠的带有双四通阀的热泵空调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有双四通阀的热泵空调设备,它包括有压缩机、第一四通阀、第二四通阀、翅片式换热器、第一板式换热器、第二板式换热器,其中,所述第一四通阀的两个管口分别连接压缩机的出气口和第一板式换热器的进气口,其另外两个管口之一与第二四通阀的一个管口相接,其剩下的那个管口分别连接第二四通阀的另一个管口和压缩机的进气口;所述第二四通阀的另外两个管口分别连接翅片式换热器的进气口和第二板式换热器的进气口,同时,该翅片式换热器的出气口分别与第一板式换热器和第二板式换热器的出气口相接;它还包括有电磁阀,其中,所述电磁阀的输入端接于第一四通阀与压缩机的出气口相接的那段管路上,同时,该电磁阀的输出端与第二四通阀相接。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了上述方案后,其最大优点在于通过增设电磁阀来达到双四通阀转换运行可靠的目的,具体为:当双四通阀转换运行时,打开电磁阀,通过电磁阀旁通从压缩机出来的高温高压气体至另外那只四通阀处,为该四通阀补充压力,从而使其正常转换运行;当另外那只四通阀切换正常运行后,电磁阀断电,无高压气体通过,从而避免了气体从高压侧泄漏到低压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带有双四通阀的热泵空调设备,它包括有压缩机1、第一四通阀2、第二四通阀3、翅片式换热器4、第一板式换热器5、第二板式换热器6、电磁阀7,其中,本实施例所述第一四通阀2的两个管口分别连接压缩机1的出气口和第一板式换热器5的进气口,其另外两个管口之一与第二四通阀3的一个管口相接,其剩下的那个管口分别连接第二四通阀3的另一个管口和压缩机1的进气口;所述第二四通阀3的另外两个管口分别连接翅片式换热器4的进气口和第二板式换热器6的进气口,同时,该翅片式换热器4的出气口分别与第一板式换热器5和第二板式换热器6的出气口相接;所述电磁阀7的输入端接于第一四通阀2与压缩机1的出气口相接的那段管路上,同时,该电磁阀7的输出端与第二四通阀3相接。在采用以上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的电磁阀7来达到第一四通阀2和第二四通阀3转换运行可靠的目的,其具体操作为:当第一四通阀2和第二四通阀3转换运行时,打开电磁阀7,通过电磁阀7旁通从压缩机1出来的高温高压气体至压力不足的第二四通阀3处,即是为该第二四通阀3补充压力,从而使得其正常转换运行,而当第二四通阀3切换正常运行后,电磁阀7断电,无高压气体通过,从而避免了气体从高压侧泄漏到低压侧的问题,其中,在附图1中所示的虚线箭头所指的方向为本实用新型热泵循环时的流向,而实线箭头所指的方向为本实用新型除霜循环时的流向。总之,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双四通阀无法正常转换运行的问题,值得推广。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子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澳信热泵空调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澳信热泵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772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余热回收及地源热泵辅助系统
- 下一篇:带喷液系统的水源热泵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