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轴流风机水雾化除尘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74956.7 | 申请日: | 2012-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3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善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善玺 |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47/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6000 山东省临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轴流 风机 水雾 除尘器 | ||
一、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器,特别是一种利用轴流风机雾化水的除尘器,它能将含尘气体细小尘粒去除。
二、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及工业的蓬勃发展,在很多工业生产工艺中产生很多的含尘气体(废气),大多采用传统布袋过滤或滤芯过滤的方式,这种除尘方式气体阻力大,需要负压高的风机,需用功率大,且除尘效果一般能达到85%-90%左右,而静电除尘器,一次性投资高,安装精度要求高,对所处理的粉尘比电阻有一定的要求,而现有的水除尘器体积较大,耗电较高及处理粉尘受风机风量的限制。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除尘效果差,除尘效率低,耗能高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式节能、大风量水雾化除尘器,该除尘器集风机加强水雾化,冲击、涡流、离心、喷淋清洗为一体,处理含尘气量大,风阻小,能耗低,除尘效果好。
实现上述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轴流风机水雾化除尘器,包括轴流风机,安装在风机出风口上的喷雾装置,涡流筒体,安装在涡流筒体内条形涡流挡风板,以及安装在涡流挡风板组前的喷淋清洗装置,在涡流筒体后级安装圆形离心脱水筒体,在圆形离心脱水筒体内安装导流离心脱水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轴流风机后设置一个或多个喷雾咀,在条形涡流挡风板组前又安装了喷淋清洗装置,使水雾化彻底,灰尘与水雾混合均匀,在圆形筒体内设置了两层导流离心脱水板,脱水彻底,并集风机强制雾化,挡板冲击,挡板涡流,喷淋清洗,含尘水雾离心脱水为一体,使含尘液体与气体分离彻底,除尘效率高,处理风量大,无风阻,特别适合空间大,含尘量大的场合使用,设备简单,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节省投资。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涡流挡板装置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导流离心脱水板正视图。
图中1.进风管,2.轴流风机,3.喷雾水咀,4.喷淋喷头,5.涡流挡板,6.涡流筒体,7.离心脱水筒体,8中心支柱,9.导流离心脱水板,10.出风管。
具体实施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是:进风管1后安装轴流风机2,在轴流风机2的出风口安装喷雾水咀3,轴流风机2出风口与涡流筒体6连接,在涡流筒体6内 竖立布置或水平布置安装涡流挡板5和喷淋喷头4,其作用是,含尘气体通过轴流风机2与喷雾水咀3喷出的水雾强制混合,含尘气体与水雾混合后流经涡流挡板5,喷淋喷头4喷出的水雾一部分与尘粒混合,另一部分水雾喷在涡流挡板组5上,形成水膜,使含尘气体与水雾在通过涡流挡板组5时所形成的涡流作用下混合更加充分,细小尘灰全部吸附在水雾上,高速流动的含尘水雾在流经涡流挡板5时与涡流挡板5形成冲击,含尘水雾与附着在涡流挡板5表层的水膜混合形成液体流下来流到集尘集水池,达到了除尘效果,同时在离心脱水筒体7内与离心脱水筒体7的断面成45度角安装设置单层或多层导流离心脱水板9,含尘水雾在流经导流离心脱水板9时,含尘水雾在导流离心脱水板9的作用下改变方向,快速旋转,含尘水雾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附着在离心脱水筒体7的内壁水膜上,变成液体流下来,流到集尘集水池,起到气体脱水的作用,同时出风管10的出风口冲向集尘集水池的水面。
图2涡流挡板的具体实施例,参见图2涡流挡板5由多个条形挡板组合而成,涡流挡板5按一定的间隙排列在涡流筒体6内,可排列多层,各层挡板之间间隙不重合,各层与各层涡流挡板也留有一定的间隙,在每组的第一层涡流挡板前安装喷淋喷头4,喷淋喷头4喷出的水雾喷在涡流挡板5上,根据设计需要涡流挡板组和喷淋喷头4可以设一组或多组,每组一层或多层,根据需要涡流筒体6可设计为圆形或方形或其它形状,含尘气体与安装在轴流风机2上的水雾混合,流经涡流挡板5时,由于涡流筒体6内的含尘水雾流速高,在经过挡板时,在挡板的背面形成负压,使含尘水雾在挡板后形成涡流,使尘粒与水雾混合更加充分,使超细超小灰尘被水雾吸附,达到除尘效果,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善玺,未经王善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749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