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塑机余热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74554.7 | 申请日: | 2012-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3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 发明(设计)人: | 林传居;林传贵;林礼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鑫东隆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17 | 分类号: | B29C45/1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余热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机,具体涉及一种注塑机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背景
注射成型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每一周期主要包括:定量加料—熔融塑化—施压注射—充模冷却—启模取件,取出塑件后又再闭模,进行下一个循环。在利用注塑机注塑成型加工的过程中,注塑机加热料管上所配置的的加热器对加热料管内的待成型的产品进行加热处理,在此过程中,因加热料管不断在加热及散热,不但影响车间的工作环境,而且浪费电能,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注塑机余热回收装置,该装置能够收集加热器对加热料管内的待成型的产品进行加热处理时所产生的热量,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注塑机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安装在注塑机加热料管上方包裹住加热通道的隔离保温罩,一个热收集器,以及集热管道;所述隔离保温罩通过所述集热管道和所述热收集器连通,所述热收集器和注塑机进料料斗通过所述集热管道连通;所述热收集器内有余热回收管,并在所述热收集器外包裹有一层保温材料;所述隔离保温罩和所述集热管道均包裹有一层保温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将注塑机加热料管内多余的热量确保回收,用于干燥物料,达到节能效果,并能改善车间环境。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注塑机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一个安装在注塑机加热料管上方包裹住加热通道的隔离保温罩1,一个热收集器2,以及集热管道3;所述隔离保温罩1通过所述集热管道3和所述热收集器2连通,所述热收集器2和注塑机进料料斗通过所述集热管道3连通;所述热收集器2内有余热回收管,并在所述热收集器2外包裹有一层保温材料;所述隔离保温罩1和所述集热管道3均包裹有一层保温材料。
注塑加工加热通道中产生的热量收集在隔离保温罩中,因为热气体上升的物理特性,收集到的热气会通过集热管道进入收集器内,再从收集器内通过集热管道进入进料料斗用于干燥物料,隔离保温罩外、热收集器、集热管道外包裹的保温材料能有效防止热量流失和外散。确保了热量的有效回收再利于,又改善了车间的工作环境。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注塑机余热回收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路,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鑫东隆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鑫东隆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745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磁制冷机的磁蓄冷装置
- 下一篇:热能转换率高的太阳能真空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