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及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74246.4 | 申请日: | 2012-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49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汤传盛;刘玉明;常峻;黄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五洲特种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0 | 分类号: | H01B9/00;H01B9/0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83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烷 交联 聚乙烯 绝缘 聚氯乙烯 护套 电力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及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主要包括裸线、电磁线及电机电器用绝缘电线、电力电缆、通信电缆与光缆。耐火型电力电缆的主要特点是电缆除了能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传输电力外,电缆在着火燃烧时仍能保持一定时间的正常运行,适用于核电站、地铁、隧道、高层建筑等与防火安全和消防救生有关的地方。
交流额定电压在6kv~10kv的电力电缆,一般最高工作温度在90℃,最低环境温度要求:固定敷设温度在-5℃,非固定敷设温度0℃。原先这类电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机械性能差,易发生断芯现象;耐火特性相对较差,燃烧产生有害气体,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影响正常的信息传递通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及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结构设计合理,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和化学稳定性,机械性能和耐火性能得到显著地提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及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包括四根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根导体均采用多根根直径为0.18~0.60mm细铜丝精绞或束绞构成,绞合成束后成1/4柱体形,四根导体外均依次包裹有耐火层、绝缘层,包裹绝缘层的四根导体放置于抗撕裂硅橡胶挤塑成的十字支撑架各侧构成缆芯,十字支撑架的各个支脚端部设有对绞的磷化钢丝,磷化钢丝直径不小于1.5mm,缆芯外依次包裹有聚氨酯带重叠绕包的防火层、内护套层、屏蔽层、外护套层。
所述的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及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层采用硅烷交联聚乙烯,内护套层、外护套层采用聚氯乙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新颖,导体结构设计成1/4圆柱形,分布在十字支撑架各个区域,配合磷化钢丝,不仅提高了电缆结构紧凑性、机械性能,很好地保护了电缆的缆芯;此外电缆的耐火层和防护层的设计提高了电缆的耐火性能;此外,电缆还具有良好的屏蔽性能,使得电力传输稳定性得到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
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及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包括四根导体1,四根导体1均采用多根根直径为0.18~0.60mm细铜丝精绞或束绞构成,绞合成束后成1/4柱体形,四根导体1外均依次包裹有耐火层2、绝缘层3,包裹绝缘层2的四根导体1放置于抗撕裂硅橡胶挤塑成的十字支撑架4各侧构成缆芯,十字支撑架4的各个支脚端部设有对绞的磷化钢丝5,磷化钢丝5直径不小于1.5mm,缆芯外依次包裹有聚氨酯带重叠绕包的防火层6、内护套层7、屏蔽层8、外护套层9。
绝缘层3采用硅烷交联聚乙烯,内护套层7、外护套层9采用聚氯乙烯,电缆在燃烧时不会出现有害气体,造成环境危害,给消防人员抢救提供了保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五洲特种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五洲特种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742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