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坯连铸机的轴承座冷却水道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73368.1 | 申请日: | 2012-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7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峰;李璞珏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京诚机器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24 | 分类号: | B22D11/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赵燕力 |
地址: | 130607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坯连铸机 轴承 冷却 水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板坯连铸机轴承座的一种冷却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板坯连铸机的轴承座冷却水道。
背景技术
如图3所示,连铸机包括有内弧99和外弧98,内、外弧相对设有多排辊子97,辊子97通过轴承(图中未示出)及轴承座94设置在底座93上;板坯连铸生产线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工作温度也非常高;连铸机工作时,由于钢水的温度较高,轴承极易损坏,使轴承使用寿命缩短,故障率极高,严重影响生产的顺利进行。为保证辊子97及其轴承能够正常工作,必须用水对轴承座94进行冷却。
如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现有轴承座冷却水道包括有主水道91,主水道91上方固定设有放置轴承座94的底座93,底座93的底部设有水孔931;水孔931与主水道91的上表面连通。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将底座93的底部水孔931与主水道91密封连通,需要在主水道91的上壁面及相应的侧壁开设一直角形槽口911,首先将主水道91的上壁面的开口与底座93的底面焊接,最后,用一块方堵片92焊接在主水道91的侧壁的开口与底座93的底面之间进行密封连接。所述主水道91包括进水水道和回水水道,底座93底部的水孔931包括进水孔和回水孔;所述进水水道由方堵片92焊接后连通于底座93的进水孔,所述回水水道由方堵片92焊接后连通于底座93的回水孔,轴承座94内部也设有与进水孔和回水孔导通的流道(图中未示出),由此,构成循环冷却通道。但是,现有水道结构存在如下缺陷:
1.由于方堵片是由底座的下方焊接于底座上,漏水时,不易及时发现漏水点。
2.焊接操作时,方堵片的焊接工艺性较差,不易操作;并且在检修时需要整体翻转,造成很大困难。
3.焊口繁多,退火时焊缝容易产生裂纹。
4.长时间的使用,各个水道内会有不同程度的锈蚀及杂质,很容易在水道的拐角处聚集,逐渐堵塞水道,并且水道中的杂质和锈蚀不容易清理。
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板坯连铸机的轴承座冷却水道,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坯连铸机的轴承座冷却水道,能够提高组装和维修的工艺性;便于发现漏水点;且方便清理水道中的杂质和锈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板坯连铸机的轴承座冷却水道,所述板坯连铸机包括有内弧和外弧,在内、外弧上相对设有多排辊子,每排辊子中又设有多个辊子,各个辊子通过两端的轴承及轴承座设置在对应的底座上;所述轴承座冷却水道包括有沿着每排辊子轴向方向设置的主水道,所述主水道的上表面设有与主水道导通的连接接头,所述各底座上沿着辊子轴向方向的侧壁设有水孔,在所述连接接头和水孔之间连接有金属软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软管与连接接头和水孔为螺纹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接头焊接于主水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软管与连接接头之间设有连接弯头,连接弯头与连接接头之间设有球形密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软管外部缠绕耐高温石棉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软管的直径和长度根据结构空间确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水道包括进水道和回水道,底座的水孔包括进水孔和回水孔;所述进水道由进水金属软管连通于底座的进水孔,所述回水道由回水金属软管连通于底座的回水孔;轴承座内部设有与进水孔和回水孔导通的流道。
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板坯连铸机的轴承座冷却水道,能够提高组装和维修的工艺性;焊接处明显减少,保证其外观不会因过多焊接影响整体视觉美观。因其连接结构简单,便于准确发现漏水部分,在修理时不用整体翻转对其进行拆卸;由于采用金属软管连接,其锈蚀及杂质等物自身重量,逐渐向下聚集在一起,使整个水道内无死角,清理时只需拧开金属软管与底座连接的端口,则可一次性清理其内部杂物,并不破坏整体框架美观,减少人员劳动量,防止其腐蚀,增加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板坯连铸机轴承座冷却水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金属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板坯连铸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板坯连铸机轴承座冷却水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京诚机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长春京诚机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733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输送线可调节高度的支撑脚机构
- 下一篇:板条机传送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