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73319.8 | 申请日: | 2012-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8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 发明(设计)人: | 耿邦忠;徐叶;杨南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顺禧机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3D3/06 | 分类号: | F03D3/0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李新林 |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电技术设备,尤其涉及一风轮。
背景技术
风轮是风电发电机组动力的主要部件,为在各种风况下工作而不被破坏,从强度角度考虑出发,大多用1.4mm厚的铝合金板制作,此种情况下,直径540mm的风轮重量达到6公斤左右,浪费材料、制作成本高、发电效率低下,并且对发电机组的轴承寿命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风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风轮,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风叶片及固定风叶片的上、下托板,所述的上、下托板的板面各设置有加强筋。
所述的风叶片与上、下托板铆接。
所述的风叶片为两个,所述上、下托板的板面各设置有4条加强筋,加强筋在风叶片与上、下托板的连接部两边均匀间隔发射状设置。
所述的风叶片边缘设置有加强板。
所述的上、下托板之间设有2个或2个以上的加强撑,所述的加强撑均匀间隔的设置在上、下托板的边缘。
所述的上、下托板的边缘折起形成折边。
一种风轮,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两组风轮,所述的两组风轮共用一托板连接,两组风轮的风叶片在共用托板上的投影均匀间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1)风叶片铝合金板的厚度能够降低至0.7mm,节约材料,降低制作成本;2)延长发电机组的轴承使用寿命;3)提高发电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风叶片1及固定风叶片的上、下托板2、3,所述的上、下托板2、3的板面各设置有加强筋4,在铝合金板的厚度降低时,加强上、下托板2、3的强度,防止其在风况较大时变形、损坏。
具体的,所述的风叶片1与上、下托板2、3铆接,在上、下托板2、3形成铆接点5。
具体的,所述的风叶片1为两个,所述上、下托板2、3的板面各设置有4条加强筋4,加强筋4在风叶片1与上、下托板2、3的连接部两边均匀间隔发射状设置。
进一步,所述的风叶片1边缘设置有加强板6,加强风叶片1的强度。
进一步,所述的上、下托板2、3之间设有2个或2个以上的加强撑7,所述的加强撑7均匀间隔的设置在上、下托板2、3的边缘,加强上、下托板2、3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所述的上、下托板2、3的边缘折起形成折边8,加强上、下托板2、3自身的强度。
一种风轮,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两组风轮,所述的两组风轮共用一托板9连接,两组风轮的风叶片11、21在共用托板9上的投影均匀间隔,无论风从任何方向吹来,本风轮都能在较小风力下快速起动。本结构在风叶片1合金板的厚度减小到0.7mm的情况下,能够抵御任何的风况,不会造成风轮的变形或毁损。
以上所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顺禧机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顺禧机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733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焊机铁心固定架
 - 下一篇:一种硅胶管自动穿线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