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污泥干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73221.2 | 申请日: | 2012-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1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黄尚渭;姜在杰;康传海;伯绍毅;李永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鑫广绿环再生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64006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 干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泥干燥系统,其属于余热回收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废液处理中,冷凝水经过精馏塔冷却器后变为高温水。目前,对于此高温水的处理,往往是直接排放掉,或者自然冷却后循环利用。而冷凝水中的热量也就随之被排放掉而被浪费,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热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利用精馏塔冷却器中热量的污泥干燥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污泥干燥系统,包括保温水箱,所述水箱上游设有精馏塔冷却器和多余蒸汽输送管道,下游设有污泥干燥设备;所述精馏塔冷却器的出水管接入供水管,并通过供水管与水箱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余热干燥含铜污泥,达到数量减量化和铜含量增高的目的,便于储存、运输,大大降低运输费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水箱下游与污泥干燥设备并列设有供暖设备。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更加充分地利用余热,发挥它的作用。
进一步,所述污泥干燥设备和供暖设备的下游分别接有冷却回水管和供暖 回水管,所述冷却回水管和供暖回水管分别与精馏塔冷却器和水箱相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即达到干燥污泥、供暖的目的,又具有回收利用冷却水的功能,循环利用,一举两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艺流程图。
在图中,1、多余蒸汽输送管道;2、水箱;3、污泥干燥设备;4、供暖设备;5、精馏塔冷却器;6、出水管;7、供水管;8、供暖回水管;9、冷却回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一种污泥干燥系统,包括保温水箱2,所述水箱2上游设有精馏塔冷却器5和多余蒸汽输送管道1,下游并列设有污泥干燥设备3和供暖设备4;所述精馏塔冷却器5的出水管6接入供水管7,并通过供水管7与水箱2相连通;所述污泥干燥设备3和供暖设备4的下游分别接有冷却回水管9和供暖回水管8,所述冷却回水管9和供暖回水管8分别与精馏塔冷却器5和水箱2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冷却水流经精馏塔冷却器5后变成高温水,高温水经过出水管6进入水箱2的供水管7,然后进入水箱2保温。打开污泥干燥设备3管道的阀门,即可利用高温水的热量将污泥干燥;待到冬季,打开供暖设备管道的阀门,即可实现利用高温水供暖。干燥过污泥的冷却水经过冷却回水管9流回精馏塔冷却器5,供暖过后的水,再经过供暖回水管8流回水箱2的供水管7内,经过锅炉加热后重复利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鑫广绿环再生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鑫广绿环再生资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732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