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自动充电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72416.5 | 申请日: | 2012-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7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 发明(设计)人: | 叶明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明旭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嘉宏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3 | 代理人: | 孙强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自动 充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能源供给系统,特别是指一种能够根据需要自动为电动汽车提供电力供给的电力系统。
背景技术
在当前全球汽车工业面临金融危机和能源环境问题的巨大挑战的情况下,发展电动汽车,实现汽车能源动力系统的电气化,推动传统汽车产业的战略转型,在国际上已经形成了广泛共识。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所以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都被归为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之所以成为本世纪技术开发的宠儿,首先是因为电动汽车直接采用电机驱动,本身不排放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即使按所耗电量换算为发电厂的排放,除硫和微粒外,其它污染物也显著减少。其次,电动汽车能够充分利用晚间用电低谷时富余的电力充电,使发电设备得到充分利用,大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益。
在电动汽车中电机驱动控制系统是电动汽车车辆行驶中的主要执行结构,而在电机驱动控制系统中又尤其以电池部分最为核心,现在的电动汽车中一般以超级电容器、铅酸电池、以磷酸铁锂为正极的锂离子电池、以钛酸锂为负极的锂离子电池或者其他形式的电池制作形成电动汽车的电池部分。
如上所述在具体实施的时候无论采用何种电池作为动力源都面临着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需要进行充电补充能源的问题,目前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方式一般都是首先需要在停车场或者其他固定地点设置一充电桩,充电桩与外部电路相连接,充电桩上连接有充电电缆,充电电缆端部连接有汽车充电头。
人们在利用上述充电桩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时候首先需要驾驶电动汽车停靠在充电桩附近,而后驾驶人员需要从车辆中下来并将汽车充电头从充电桩上取下并且将汽车充电头插入到电动汽车的充电口中方可以进行充电,在充电的过程中人们需要在充电桩旁边等待,待电充满后还需要将汽车充电头从汽车上拔下并重新放回充电桩上才可以完成整体充电过程,在具体实施的时候上述的充电方式不但步骤烦琐且需要耗费驾驶人员大量的时间,同时由于充电电缆自身长度的限制,经常会出现需要多次移动车辆后汽车充电头才能够插入到电动汽车的充电口中的情况,而此是为传统技术的主要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汽车自动充电系统,其能够根据需要自动为电动汽车提供电力供给从而方便人们使用,而此是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动汽车自动充电系统,其包括自动接触端、电力输入端以及接触端自动接触本体,该自动接触端连接在该接触端自动接触本体的端部,该电力输入端与外部电力供给部分相连接,该自动接触端与该电力输入端之间通过导线相连接,该自动接触端、该电力输入端以及该导线连接组成电动汽车电力自动供给电路。
该接触端自动接触本体中连接有机械弹簧,该机械弹簧包括旋转扭力弹簧以及摆动弹簧,该接触端自动接触本体包括提升动作执行机构,提升动作执行机构驱动该接触端自动接触本体整体运动。
该接触端自动接触本体还包括自平衡充电接触滑轮、触滑轮支臂以及支臂固定架,其中,该自平衡充电接触滑轮为该自动接触端,该自平衡充电接触滑轮连接在该触滑轮支臂端部,该触滑轮支臂与该支臂固定架相连接,该旋转扭力弹簧以及该摆动弹簧连接在该支臂固定架与该提升动作执行机构之间。
该电动汽车自动充电系统设置在自动停车亭上,该自动停车亭上设置有充电器配电桩,该充电器配电桩为该外部电力供给部分,该电力输入端连接在该充电器配电桩上,该导线一端与该充电器配电桩相连接,该导线的另外一端与该自平衡充电接触滑轮相连接,该电动汽车上设置有导电导轨,该自动停车亭具有充电停车位,该电动汽车上设置有能够感应车辆类型的传感器。
该自动停车亭上还设置有自动充电控制器,该自动充电控制器与该提升动作执行机构连接,并控制该提升动作执行机构的工作状态,该自动充电控制器包括车辆感应器。
该自动停车亭上还设置有电量计费器。
该自动停车亭还包括固定架以及举升式停车盘,该充电停车位位于该举升式停车盘上,该自动充电控制器控制该举升式停车盘的举升以及下落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明旭,未经叶明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724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木托盘转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U盘盖底孔加工的治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