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脂输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71983.9 | 申请日: | 2012-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8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贤兵;戴从林;范伟;杜应礼;万金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康尔美油脂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7D3/01 | 分类号: | F17D3/01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峥 |
| 地址: | 2372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油脂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脂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油脂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脂生产领域,各设备之间通过相连通的管道来相互输送油脂成品或半成品。由于油脂在常温下易凝结在一起成为胶状物,因此在管道的输送过程中,凝结在一起的胶状物粘附在管道的内壁上,引发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脂输送装置,在输送管道的管壁上设置夹套,通过流通在夹套内的热水来实现对油脂的保温,避免油脂在输送过程中由于凝结发生堵塞,并在管道中安装透明视窗,方便从外部观察油脂的流通状态;另外,在管道的一侧旁通支管,起到疏导油脂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油脂输送装置,包括有上、下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管道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通,所述连接管的管壁上设有通孔并安装有透明视窗,围绕上、下管道的管壁四周分别设有夹套;所述连接管的一侧设有分别与上、下管道相连通的支管,所述的支管中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的连接管内设有流速传感器,所述的流速传感器通过控制器与电磁阀电连接。
所述的油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套内流通有热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可靠,在输送管道的管壁上设置夹套,通过流通在夹套内的热水实现了对油脂的保温,避免了油脂在输送过程中由于凝结而发生堵塞,并在管道中安装透明视窗,为从外部观察油脂的流通状态提供了便利;另外,在管道的一侧旁通支管,可按需要疏导油脂的流通,进一步避免了由于流速过快和流量过大引起的管道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油脂输送装置,包括有上、下管道1、2,上、下管道1、2之间通过连接管3相连通,连接管3的管壁上设有通孔并安装有透明视窗4,围绕上、下管道1、2的管壁四周分别设有夹套5;连接管3的一侧设有分别与上、下管道1、2相连通的支管6,支管6中安装有电磁阀7,连接管3内设有流速传感器8,流速传感器8通过控制器9与电磁阀7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夹套5内流通有热水,对流通在上、下管道1、2内的油脂起到保温作用。
当连接管3中的油脂流速过快或流量过大时,流速传感器8向控制器9发出信息,控制器9控制电磁阀7开启,使得上、下管道1、2与支管6连通,油脂可通过支管6在上、下管道1、2之间实现流通,起到了很好的疏导作用,避免了堵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康尔美油脂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康尔美油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719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