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污水脱氮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71258.1 | 申请日: | 2012-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4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安;刘杰;赵雪莲;刘俊英;姜安平;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伊普国际水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 处理 装置 | ||
1.一种污水脱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圆形的一体化生化反应池,所述一体化生化反应池中间部位为内沉淀池,内沉淀池外周为环形反应池,内沉淀池与环形反应池相互连通,环形反应池上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污水进水管,内沉淀池上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污泥回流管;
所述内沉淀池内设有排泥和污泥回流装置,与所述内沉淀池上的污泥回流管连通;
所述环形反应池内设有生物悬浮填料,环形反应池内底部设有曝气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生化反应池的内沉淀池为圆形;所述环形反应池为圆环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反应池内设有生物悬浮填料为:生物悬浮填料的体积占环形反应池有效容积为30%~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反应池与内沉淀池的连通处设有阻档生物悬浮填料的格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进水管设置在环形反应池底部,设置在环形反应池内的污水进水管端部采用穿孔管,穿孔管的延长线通过一体化生化反应池中心圆点;
所述污泥回流管设置在内沉淀池底部,设置在内沉淀池内的污泥回流管端部采用穿孔管,穿孔管的延长线通过一体化生化反应池中心圆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进水管的穿孔管上设有一排管孔,管孔出流方向平行于环形反应池的池底,且管孔与穿孔管本身垂直;
所述污泥回流管的穿孔管上设有一排管孔,管孔出流方向平行于内沉淀池的池底,且管孔与穿孔管本身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的曝气管采用多个穿孔曝气管,多个穿孔曝气管分布固定设置在所述环形反应池底部,各穿孔曝气管的延长线通过一体化生化反应池中心圆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曝气管上设有一排管孔,管孔出流方向平行于环形反应池的池底,且管孔与穿孔管本身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伊普国际水务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伊普国际水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7125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孔曝气管的联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纳米碳酸钙的碳化反应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