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硅热法炼镁中防止凹陷变形的还原罐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69932.2 | 申请日: | 2012-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6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柱;赵太俊;耿瑞利;刘醒生;林作栋;赵文明;代广明;王伟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祥元镁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B26/22 | 分类号: | C22B26/22;C22B5/04;F27B14/08 |
| 代理公司: | 通化旺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22205 | 代理人: | 王伟 |
| 地址: | 134001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硅热法炼镁中 防止 凹陷 变形 还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镁冶炼设备,即硅热法炼镁中防止凹陷变形的还原罐。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目前,国内外金属镁生产的主要方法还是以硅热还原法(皮江法)为主,该方法在金属镁还原生产工艺过程中,使用耐热钢还原罐横卧在还原炉中,在炉内的一头封死,装料、出渣在炉外的一头进行,由于是在高温状态下进行操作,很难实行机械化操作,全部由人工进行操作。
竖罐还原金属镁目前已有应用,但暴露出的问题很明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大部分还原罐由于罐壁软薄自身强度和处在真空状态下的原因,在炉体中间部分向内凹陷,导致装出渣困难而使还原罐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防凹陷变形效果好的硅热法炼镁中防止凹陷变形的还原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硅热法炼镁中防止凹陷变形的还原罐,包括罐体,在罐体外部表面纵、横间隔焊接有竖加强筋板和横加强筋板。加强筋板的轴向长度只制作还原罐在炉内长度的1/2-2/3,以还原罐在炉内长度的中心线为基准向两侧平均延长。由于受到工艺条件的限制,还原罐的壁厚不可能无限制增加来增强强度。由于壁薄强度不够,才出现了还原罐向内或向外变形问题。为了解决还原罐变形问题,采取在还原罐外壁上加加强筋的制作工艺。本设计适用于还原罐为横罐和竖罐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设计可大幅度增强还原罐热强度,结构简单,减少罐的变形,增加使用寿命,降低罐耗,降低成本。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硅热法炼镁中防止凹陷变形的还原罐包括罐体1,在罐体1外部表面纵、横间隔焊接有竖加强筋板2和横加强筋板3。
由于还原罐是离心浇铸的,在铸罐时直接加筋受工艺条件限制不能实现,只能在铸完罐后采用焊接方式将筋条焊在罐外壁上。由于还原罐变形一般都在罐的中间部位,所以,一般情况下考虑制作成本,竖加强筋板2的轴向长度只制作还原罐在炉内长度的1/2或2/3即可,以还原罐在炉内长度的中心线为基准向两侧平均延长。一般情况横罐由于直径较小,轴向的竖加强筋板2配四条即可。竖罐由于直径比较大,可配六条或八条轴向筋,围绕还原罐的横加强筋板3,可配置三至五条,筋的间距300-500mm。
举例¢616×3400 mm 还原罐配筋情况,该还原罐在炉内有效长度为3000mm ,轴向配竖加强筋板2六条,长度2000mm ,60度角平均分布。以罐体底部空500mm开始焊筋,横加强筋板3五条,间距500平均分布,横加强筋板3的截面规格为 40×40 mm,采取消失模铸造工艺获得,材质与还原罐材质相同。 焊接时要注意焊接材料的选择,一般选择奥氏体焊条,一定要选择与母材相匹配的焊条牌号。
需要注意的是:采用带加强筋的还原罐在加热炉设计时,一定要考虑投罐孔直径的预留。举例:¢616mm的还原罐加筋后在炉投罐口的通过直径为¢696mm ,这样炉顶投罐孔的顶制直径要大于¢696mm,可制成¢710mm。还原罐装入还原炉后还原罐与炉体投罐孔会有50mm左右的缝隙,可用耐火材料制作一个带直口的壁厚与间隙相同的两瓣的套,在装还原罐时带筋部分进入炉体后,将两瓣的套套在还原罐上部用铁线绑住,盖在炉顶上堵住有间隙处,将罐缓缓放入固定位置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祥元镁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吉林省祥元镁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699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