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频凝结水泵动力吸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69780.6 | 申请日: | 2012-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8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刘石;陈照波;焦映厚;包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石 |
主分类号: | F16F15/02 | 分类号: | F16F15/02 |
代理公司: | 大庆禹奥专利事务所 23208 | 代理人: | 朱士文;杨晓梅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频 凝结 水泵 动力 吸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振吸能装置,特别是一种变频凝结水泵动力吸振器,应用于火电机组变频凝结水泵的减振吸能。
背景技术
目前,600MW、1000MW大型火电机组立式凝结水泵广泛采用变频调速装置,其节能效果相当显著。但凝结水泵变频运行时,经常出现振动,并且振动可能严重超标,给机组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通常凝结水泵的振动过大都是由于共振的原因造成的,即凝结水泵在变频调速时电机的转频与整个系统的固有频率接近时,由转子动不平衡引起共振,并通过处于凝结水泵最顶端、刚度相对较差的电机表现出来。针对这一问题,工程应用当中常用的办法有:联系制造厂家通过改变设计结构来改变系统的固有频率、改变转动部件的质量,或是现场加支撑的方式以增加结构刚度等方式; 改变轴系动平衡以降低激振力;改变轴与轴的连接方式,增加连接刚度;当机组负荷发生变化,凝泵接近共振区时,在允许的范围内适当改变除氧器水位定值,从而改变其工作转速,避开共振区,或是将凝结水泵由自动变频方式改为手动变频方式,手动设定除氧器水位定值,同时检查凝结水泵转速应发生变化,当凝结水泵的工作转速脱离其共振区域后,即可稳定在此范围内运行。以上这些减振措施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通常都会遇到实施难度大、操作复杂的问题,同时,即便一些电厂在应用了这些减振措施将凝泵的振动消除后,由于运行和现场条件的改变也常常会导致振动的反复,因此,寻找到切实可行、简单有效、一劳永逸的减振措施是对变频凝结水泵减振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频凝结水泵动力吸振器,用于火电机组变频凝结水泵的减振吸能,可大幅降低振动幅度,减小共振几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频凝结水泵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设有吸振器,吸振器包括悬臂梁和吸能块,吸能块设置在悬臂梁上自由端一侧,悬臂梁另一端与连接块固定连接,连接块上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与电机主体或其框架连接。
所述的变频凝结水泵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振器为偶数个,两个吸振器为一组,每组两个吸振器对称分布在连接块两侧,方向相反中心线处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的变频凝结水泵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梁表面敷设有阻尼层。
所述的变频凝结水泵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梁表面敷设有约束层和阻尼层。
所述的变频凝结水泵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块在悬臂梁上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悬臂梁和吸能块的设置可以在某一振动频率下大幅吸收振动能量,减小振动幅度,确保机组在安全的振动模式下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1悬臂梁;2吸能块;3连接块;4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该变频凝结水泵动力吸振器,设有四个吸振器,吸振器由悬臂梁1和吸能块2构成,吸能块2设置在悬臂梁1上自由端一侧,悬臂梁1另一端与连接块3固定连接,连接块3上连接有支撑架4,支撑架4与电机主体方形箱体连接,吸振器两个为一组,每组两个吸振器对称分布在连接块3两侧,方向相反中心线处于同一直线上,由于凝结水泵振动通常是沿着水流X方向和电机布置Y方向这两个平行于地面的方向交替振动的,悬臂梁排布方向剪切振动方向,针对凝结水泵水流X方向的振动进行减振的吸振器悬臂梁沿着Y方向进行布置,针对凝结水泵电机布置Y方向的振动进行减振的吸振器悬臂梁沿着X方向进行布置;应用时将本装置安装在方形电机箱体上,工作时由连接块3、悬臂梁1、吸能块2配合在某一振动频率下大幅吸收振动能量,减小振动幅度,确保机组在安全的振动模式下工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悬臂梁1表面敷设有zn-1阻尼层,用以拓宽减振频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是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在悬臂梁1表面敷设的zn-1阻尼层外设置铝约束层,用以拓宽减振频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将吸能块2在悬臂梁1上滑动设置,可通过调节吸能块2在悬臂梁1上的位置来调节吸振器的共振频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时,可根据振动环境的需要设置不同数量的吸振器,实施例二和三中的阻尼层也可选其他阻尼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石,未经刘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697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