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握式颅骨环切钻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69749.2 | 申请日: | 2012-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7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泉相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泉相 |
主分类号: | A61B17/16 | 分类号: | A61B1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戴武军 |
地址: | 271100 山东省莱芜市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握式 颅骨 环切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神经外科的颅骨钻的改进,属颅脑外科手术器具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能够一只手操作、可防止碎骨粒遗留颅内的手握式颅骨环切钻。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院神经外科的治疗中,对于颅脑积物病人,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在采用手术治疗时,对于颅骨的开孔通常采用的是颅骨钻。目前所使用的颅骨钻,包括实心螺纹钻头、钻杆和驱动转动的装置,实心螺纹钻头固定在钻杆的下端,驱动转动的装置有的是微型电机,然而,大多是采用手摇齿轮。这类颅骨钻尽管在平常的手术中常用,但也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由于钻头为实心结构,且为锥形尖头,所以,在旋转钻孔的过程中,对颅内产生斜向压力,当尖头部位钻透时,加大了钻透部位颅脑正压,容易出现意外的不安全因素,同时,磨下的骨粒也不容易排出;二是由于采用手摇式,需一只手握住柄部,另一只手摇动,操作费时费力,而且不稳定,降低了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够一只手操作、省时省力,又可防止碎骨粒遗留颅内、使钻孔更加安全的手握式颅骨环切钻。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手握式颅骨环切钻,包括钻杆和手握柄,其特征在于:在钻杆的下端连接上筒状环切刀;在钻杆的上部设有两个齿轮箱,在钻杆上设有两个驱动齿轮,驱动齿轮安装在齿轮箱内,两个齿轮箱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手握柄的上、下端,两个齿轮箱的另一端插入单向齿条,单向齿条与齿轮箱内的驱动齿轮啮合;在手握柄的腰部设有与齿轮箱平行的支撑杆,支撑杆的外端部通过销轴与握动杆的中部连接,握动杆的上、下端均通过转动轴与相对应的单向齿条的外端部连接;在支撑杆设有惯性轮箱,在钻杆上设有惯性轮,惯性轮处在惯性轮箱内。
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单向齿条的推动侧为直角面,回拉面是夹角为10-20度的斜面;所述的驱动齿轮上的齿形与单向齿条的齿形相对应。
所述的筒状环切刀,包括环形刃、筒体和连接件,环形刃和筒体连接为一体,连接件内设有花键槽,与钻杆为花键连接,环形刃和筒体的直径可根据需要设不同的规格。
所述的握动杆的上、下端均设有条形孔,单向齿条外端部的转动轴穿过握动杆的条形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所使用的开颅钻相比,既能够一只手操作、省时省力,又可防止碎骨粒遗留颅内、使钻孔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沿图1A-A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沿图1B-B断面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筒状环切刀轴向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握动杆侧视示意图。
图中:1、钻杆;2、手握柄;3、筒状环切刀;31、环形刃;32、筒体;33、连接件;34、花键槽;4、齿轮箱;5、驱动齿轮;6、单向齿条;61、直角面;62、斜面;7、支撑杆;8、销轴;9、握动杆;10、转动轴;11、惯性轮箱;12、惯性轮;13、条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制作本实用新型。该手握式颅骨环切钻,包括钻杆1和手握柄2,其特征在于:在钻杆1的下端连接上筒状环切刀3,通过筒状环切刀3将切下的骨片旋入筒状环切刀3的筒内,可防止碎骨粒在钻透时进入颅脑内,由于筒状环切刀3的外壁为直壁,不再成锥体状斜壁,所以在旋转钻孔的过程中,不再产生对颅内的斜向压力;在钻杆1的上部设有两个齿轮箱4,在钻杆1上设有两个驱动齿轮5,驱动齿轮5安装在齿轮箱4内,两个齿轮箱4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手握柄2的上、下端,两个齿轮箱4的另一端插入单向齿条6,单向齿条6与齿轮箱4内的驱动齿轮5啮合,通过单向齿条6的推动,使驱动齿轮5转动,从而带动钻杆1及其固定连接的筒状环切刀3做单向转动;在手握柄2的腰部设有与齿轮箱4平行的支撑杆7,支撑杆7的外端部通过销轴8与握动杆9的中部连接,握动杆9的上、下端均通过转动轴10与相对应的单向齿条6的外端部连接,使用本实用新型时,用一只手握住手握柄2后,当用食指握动握动杆9的销轴8以上部位时,与握动杆9上端连接的单向齿条6便驱动钻杆1转动;当用无名指和小指握动握动杆9的销轴8以下部位时,与握动杆9下端连接的单向齿条6便驱动钻杆1转动;在支撑杆7设有惯性轮箱11,在钻杆1上设有惯性轮12,惯性轮12处在惯性轮箱11内,惯性轮12有两个作用,一是使钻杆1的转动具有惯性,便于连续操作,二是可使钻杆1定位,防止钻杆1自动的上、下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泉相,未经王泉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697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射器针帽卸装辅助器
- 下一篇:一种锅糍机的进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