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索具的护角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69559.0 | 申请日: | 2012-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5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 发明(设计)人: | 袁宏伟;吴丰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宏伟 |
| 主分类号: | B66C13/00 | 分类号: | B66C13/00;B66C1/18 |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王彦明 |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开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索具和物体之间的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索具的护角。
背景技术
在货物装卸过程中,钢丝绳、吊带等索具需经常绕过物体,与物体棱角接触。由于索具在与物体棱角接触处产生应力集中,造成索具损坏,甚至因索具断裂而发生安全事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货物装卸时,通常在货物棱角处与索具之间垫上材料较软的物体(如橡胶皮)或者采用一种特制的包角,避免索具绕过棱角时与物体直接接触,使其能平滑过渡,减小应力集中,降低对索具的损坏。由于橡胶皮自身材质较软,承受重物时极易磨穿,起吊大重量物体时对索具防护不够。在日常生产中,通常采用的索具的护角是由两块“L”型联接板和两块护板通过螺栓联接而成,护板上有索具槽,护板根据需要可用钢板或塑料制作而成。工作中两块护板与物体的两面贴合,索具从护板槽绕过物体棱角,避免了与棱角处的直接接触。这种方法虽然对索具起到了良好的防护作用,但该种用于索具的护角设计较笨重,尤其承受较大负荷时,用于索具的护角设计的自重较大,工人操作不便,同时由于其自身结构原因,该类用于索具的护角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当起吊重物,钢丝绳绕过两块护板时,两根螺栓受的剪应力较大,很容易造成螺栓剪断,护板与“L”型板脱开,使索具与物体棱角接触,导致索具受到损伤,甚至发生断裂,引发安全事故。另外,由于联接两块护板的“L”型板车直角布置,当物体棱角成非直角时,一侧护架与物体不能贴合,存在间隙,索具受力时,势必造成一根螺栓受力较大,造成同样后果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用于索具的护角。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索具的护角,其特点是:它包括侧护架和底护架,侧护架和底护架之间通过铰轴铰接,所述的侧护架和底护架的外侧面上分别设有与索具配合的限位槽。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在侧护架的限位槽两侧设有索具挡块。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铰轴为阶梯轴,侧护架和底护架上分别设有与阶梯轴两端铰接的圆形耳板,阶梯轴的中间段轴径与上述的耳板外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侧护架上的限位槽为上大下小的倒梯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侧护架和底护架的限位槽上分别镶嵌塑料垫块。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侧护架和底护架的内侧面上分别设有磁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铰轴将侧护架和底护架铰接在一起,当护角贴在物体上,将索具置于侧护架和底护架的外侧面的限位槽中,索具与圆形铰轴接触,铰轴主要受挤压力,受到的弯矩较小,同时索具受力平滑,消除应力集中,另外,当遇到货物棱角非直角时,可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进行自动调节,与物体很好贴合,使护角受力合理,其结构合理,使用方便,使索具避免损坏,消除了起吊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参照附图,一种用于索具的护角,它包括侧护架3和底护架6,侧护架3和底护架6之间通过铰轴5铰接,所述的侧护架3和底护架6的外侧面上分别设有与索具2配合的限位槽7。使用时,将侧护架3和底护架6放置在物体的拐角处,再将索具2绕过侧护架3和底护架6,同时放置在护角的限位槽7中,即可使用。
侧护架3上的限位槽7为上大下小的倒梯形结构,给索具2一定的活动范围,在侧护架3的限位槽7两侧设有索具挡块1,可以有效的防止钢丝绳、吊带等索具2脱出限位槽7。
所述的铰轴5为阶梯轴,侧护架3和底护架6上分别设有与阶梯轴两端铰接的圆形耳板8,阶梯轴的中间段轴径与上述的耳板8外径相同。当护角贴在物体上时,与物体棱角处接触由铰轴5和耳板8共同受力,铰轴5主要受挤压力,受的弯矩较小。
所述的侧护架3和底护架6的限位槽7上分别镶嵌塑料垫块4。塑料垫块4或其他较软材质的材料,在使用中可以消除索具2与侧护架3、底护架6之间的磨擦,降低索具2损伤。
侧护架3和底护架6的内侧面上分别设有磁铁。可以使护角吸附在物体表面,避免工人用手托住护角,使操作更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宏伟,未经袁宏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695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锅炉
- 下一篇:一种手机及其音频防静电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