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漏模压实造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69465.3 | 申请日: | 2012-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9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秦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松 |
主分类号: | B22C17/06 | 分类号: | B22C17/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周韶红 |
地址: | 401542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模压 造型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实造型机,特别是一种自动漏模压实造型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压实造型机主要包括机身和压实板,通过压实板对模具内的型砂进行压实造型,但是,现在的压实造型机只能使用传统的型板模和板漏模,而无法使用漏模,主要是因为现有的压实造型机的压实板是从下往上进行压实,推动压实板的主气缸挡住了漏模机升降装置,并且,由于推动气缸是由下向上推动压实板,必须托起型板,气缸力量不但会减少,而且,模具、型砂还会失去重力惯性。现有的压实造型机采用型板模,存在扒模度大,加工余量大、精度差和必须振动后才能脱模的缺点,而采用板漏模又存在不够平稳、飞边多、合缝大,精度一般的缺点。同时,现有的压实造型机采用全手工操作,不但劳动强度大,而且操作过于复杂,在进行压实造型时,必须转动压实板,利于手动气阀的强烈震动才能压实,一旦动作未完成,就会损坏模型或机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够采用漏模进行压实造型的自动漏模压实造型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自动漏模压实造型机,包括机身立柱和设置在机身立柱上部的压实板,所述压实板与设置在机身立柱顶部的主压气缸连接,在机身立柱中部设置有与压实板对应且带有模型传动连接轴的模型放置台,在模型放置台下方设置有与模型传递连接轴连接的升降气缸,在机身立柱下方设置有支撑升降气缸的托架,在机身立柱上设置有与模型放置台连接的可推动模型放置台前后或左右移动的推动气缸。
其中,所述模型放置台为托轨,在托轨上设置有托板,所述推动气缸垂直于托板设置在机身立柱上且与托板连接。
为了方便拿取工具,在托轨的两侧且垂直于托轨均设置有工具托架。
其中,所述模型放置台为托轨,在托轨上设置有滑动床面,所述模型传动连接轴设置在滑动床面上端面且与升降气缸连接,所述推动气缸设置在滑动床面后侧且与滑动床面连接。
为了防止主压气缸推动压实板时使压实板发生转动,在机身立柱相对压实板的前端面上设置有防转限位轨道。
为了方便搬运,在所述机身立柱的一侧上设置有手推把,在机身立柱的底部设置有轮子。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巧妙、制造方便的优点,它能够利用漏模对型砂进行压实造型,使得型砂强度高、质量好、飞边少、合缝小、精度高,同时,脱模时,无须振动,降低了扒模度,并且,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产量。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右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替代,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1:如图1、2所示,一种自动漏模压实造型机,包括机身立柱1和设置在机身立柱1上部的压实板2,所述压实板2与设置在机身立柱1顶部的主压气缸3连接,在机身立柱1中部设置有与压实板2对应且带有模型传动连接轴4的模型放置台,在模型放置台下方设置有与模型传递连接轴4连接的升降气缸5,在机身立柱1下方设置有支撑升降气缸5的托架6,在机身立柱1上设置有与模型放置台连接的可推动模型放置台前后或左右移动的推动气缸7。
其中,所述模型放置台为托轨10,在托轨10上设置有托板8,所述推动气缸7垂直于托板8设置在机身立柱1上且与托板8连接。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开动机,主压气缸3带动压实板2压向设置有托板8上的漏模,当压实造型完成后,压实板2上升,推动气缸7推动托板8向前移动,升降气缸5向下移动,进行脱模,然后,将压实造型完成后的型砂取出即可。
为了方便搁置和拿取工具,在托轨10的两侧且垂直于托轨10均设置有工具托架9。
实施例2:如图3、4所示,所述模型放置台为托轨10,在托轨10上设置有滑动床面11,所述模型传动连接轴4设置在滑动床面11上端面且与升降气缸5连接,所述推动气缸7设置在滑动床面11后侧且与滑动床面11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提高产量,在滑动床面11上可设置两个漏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松,未经秦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694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