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续推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69243.1 | 申请日: | 2012-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8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陈炳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炳昌 |
主分类号: | B21C37/04 | 分类号: | B21C37/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方振昌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推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对金属杆(管)表面进行光洁处理的金属加工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推拉方式对金属杆(管)进行拉光处理或材料尺寸未达标需拉伸加工的连续推拉机。
背景技术
现时各生产铜棒、铝棒、铁棒及不锈钢棒等金属棒的生产过程中,由原材料通过熔铸、铸造成型、热轧或热挤压等工艺加工成棒料、盘料、型材或管胚料等半成品,该半成品的外表面不仅存在氧化皮,而且外表面的尺寸大小存在差别,精度低。因此都需要使用拉光刮削、拉伸减径的形式将半成品加工成表面光亮、尺寸和规格正确的材料成品。传统的拉光机对金属棒进行处理前,首先将金属棒的一端削细穿过模具,其削细的形式还可以是采用压机把端部压细,还可以采用液压夹持送入模具,然后通过牵引装置拉动金属棒在模具内移动,金属棒表面的氧化层就会在模具的刮削力的作用下被削除,使金属棒表面恢复光泽,而拉伸方式通过模具压延达到尺寸的目的。然而,上述的拉光机只能对金属棒进行简单一次拉光拉伸处理,精度差、其适应性比较低。而且被夹的金属棒端部通常都要切除,从而造成材料浪费。如果半成品材料经过第一次加工未达到标准时,该材料还需重新装载进行二次加工,工作效率低,浪费劳动力。而有很长的盘料(线材)则采用前后双凸轮推动转变成往返拉力,使用与加工材料一致的硬性夹具,未能实现对长短棒加工方式的不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可连续拉光的连续推拉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连续推拉机,包括一台或多台首尾相连的主机,每台主机的末端或相邻两台主机之间设有拉伸模具或切削模具,所述主机包括机架、位于机架中部的材料通道,所述材料通道的上下方分别设有滚轮组,该滚轮组的转动轴通过传动机构与一驱动装置I连接,所述材料通道的起始端设有定位套,材料通道的末端设有模具导向套。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滚轮组分别安装在上、下横梁上,上、下横梁分别与驱动其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II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驱动装置II包括驱动上横梁移动的液压缸和驱动下横梁移动的螺旋升降器,所述螺旋升降器包括一支撑下横梁的丝杆和带螺母的底座,螺母通过传动杆与电机II连接,所述液压缸的尾端设有调节螺丝。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下横梁上设有水冷却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驱动装置I包括电机、减速箱以及与滚轮组连接的齿轮传动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滚轮组包括多个水平排列的滚轮,滚轮的外表面设有一个或多个V形槽。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拉伸模具处连通有冷却液喷头。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机架上设有出风口正对着切削模具的吹风机。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切削模具的侧方设有废料收集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将金属棒连续不断地送入第一个主机的材料通道内,上下压紧滚轮组转动将金属棒推进模具进行加工,当金属棒前端加工完后进入第二个主机时,第二个主机的滚轮组为金属棒提供拉力,同时在第一个主机内紧接着放入第二根金属棒,第二根金属棒抵着第一根金属棒的尾部,还可为其提供推力,本实用新型通过主机和模具的配合实现了快速连续拉拔加工,同时不需钳夹棒料的端部,节约了材料。
进一步,如需进行第二次模具加工,第二个主机不仅为进入第一个模具的金属棒提供拉力,还为进入第二个模具的金属棒提供推力,通过第二个模具加工的金属棒可以直接下料或进入第三个主机,第三个主机的滚轮组为金属棒提供拉力;如需更多更精细的加工,只需增加主机和模具的数量即可。本实用新型加工速度快、生产效率高,实现了金属棒拉光的连续自动化生产。而且本设备也可以对长线材、盘管实现单模具或多模具的加工模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4为采用三台主机和两个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A部分放大图;
图6为滚轮组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炳昌,未经陈炳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692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软钢-滚动隔震支座
- 下一篇:导热且尺寸稳定的液晶聚合物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