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底水油藏的可视化物理模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68562.0 | 申请日: | 2012-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8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程林松;赵伦;刘佳;范子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E21B47/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赵燕力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底水 油藏 可视化 物理 模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用于油水两相流动规律研究的实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多井型联合开发的底水油藏高压可视物理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三维油藏物理模拟技术能较真实的反映地下流体运动规律而在石油工业中广泛应用,目前国内外针对底水油藏开发的物理模拟实验较多,但是现有的二维实验装置未考虑到与油田的相似性;现有的三维实验装置未考虑到观察底水脊进规律,并且不能测量实验装置内部流体运动规律。
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用于底水油藏的可视化物理模拟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底水油藏的可视化物理模拟装置,以模拟不同井网以及不同井型开发下的底水油藏,通过该装置能清晰观察油水运移规律,研究底水油藏中油水渗流机理,同时进行底水油藏不同开发方式效果评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底水油藏的可视化物理模拟装置,该物理模拟装置由一立方体容器构成;该立方体容器包括一本体和一设置于本体顶部的压盖,本体内设有容置腔,压盖下部设有与容置腔开口形状相同的活塞;所述压盖上设有多个放气孔,所述放气孔贯穿活塞与容置腔导通;所述本体的一侧壁设有可视窗,本体的其它侧壁或压盖上设有多个孔状功能测量点,所述功能测量点与容置腔控制导通;所述容置腔内充满粒状多孔介质,所述活塞由容置腔开口处伸入容置腔内并压设于粒状多孔介质上;所述容置腔内的粒状多孔介质中设有多个用于模拟井筒的管柱;所述容置腔内部底面上设有导流槽,立方体容器的底面设有与导流槽导通的注水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槽为多条环形沟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置腔内部底面上设有一钢板,所述导流槽设置在钢板的上表面,所述钢板上设有与导流槽和注水孔导通的透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视窗由钢化玻璃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粒状多孔介质为石英砂或玻璃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立方体容器设置在三维旋转装置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注水孔由管体顺序连接于一开关阀、一液体流量仪和一第一驱替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一模拟井筒连接一功能测量点,并由管体顺序连接于一开关阀和第二驱替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一压力测量装置连接于一功能测量点;一饱和度测量装置连接于另一功能测量点;所述压力测量装置和饱和度测量装置与电脑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另一模拟井筒连接于又一功能测量点,并由管体顺序连接于另一开关阀、一回压阀、一油水计量装置。
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用于底水油藏的可视化物理模拟装置,能对不同地层倾角、不同大小水体的底水油藏进行物理模拟实验,模拟不同井型以及不同井网开发方式下的底水油藏,通过该装置能清晰观察油水的运移规律,并通过测量,可监测并记录模型内的油水运动规律以及模型的压力分布规律,从而研究底水油藏中油水渗流机理,进行底水油藏不同开发方式效果评价。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底水油藏的可视化物理模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底水油藏的可视化物理模拟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底水油藏的可视化物理模拟装置的导流槽结构示意图。
图4:为利用本实用新型物理模拟装置进行底水油藏开采实验的条件准备流程图。
图5:为利用本实用新型物理模拟装置进行底水油藏开采实验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685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