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毒性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67023.5 | 申请日: | 2012-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9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 发明(设计)人: | 高心岗;廖俊成;徐卫华;张芳;朱立广;赵世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佳明测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0/00 | 分类号: | G01N30/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毒性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便携式毒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河流湖泊污染事故频发,灾害性气候及地震等都会造成饮用水源发生污染,人们迫切需要一种能快速检测出水源是否受到污染、该水源的水是否能够饮用的仪器。
检测仪器核心部件为光电倍增管,但光电倍增管需要隔离自然光,暴露在自然光下容易烧坏,目前已有的检测仪器避光效果差,易造成光电倍增管的损坏,且体积庞大,重量大,不便于携带,显示区与操作区分离,结构复杂,操作不便,野外无法及时供电,无法长期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的检测仪器避光效果差,易造成光电倍增管损坏,体积大重量大,不便于携带,结构复杂操作不便无法及时供电长期工作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便携式毒性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毒性检测装置,包括外壳、安装在外壳上的显示屏、安装在外壳内的电路板和检测模块,显示器和检测模块都与电路板连接,所述的检测模块,包括检测容器和光电倍增管,检测容器侧壁设有安装槽,光电倍增管安装在安装槽内,检测容器设有检测腔,检测腔侧壁安装槽槽底上设有检测窗,检测腔内安装有套筒,套筒侧壁设有开口,套筒顶端设有拨盘,拨盘上设有标盘,套筒顶部安装有避光罩。
优选的是,所述的检测腔和套筒都为圆柱状,套筒可在检测腔内转动。
优选的是,所述的套筒开口的上方和下方都安装有密封圈,套筒开口两侧安装有密封条,密封条两端与开口上方和下方的密封圈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套筒的开口与安装槽槽底的检测窗高度位置对应。
优选的是,所述的检测腔底设有凸台,凸台顶端与套筒开口底端平齐。
优选的是,所述的安装槽槽底设有包围检测窗的环状凹槽,环状凹槽内安装有密封环。
优选的是,所述的检测腔内壁上设有限位块,套筒外壁上安装有螺钉,限位块与螺钉高度位置对应。
优选的是,所述的外壳上设置有电池仓,电池仓内安装有电池,电池仓与电路板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外壳上安装有输入输出接口,输入输出接口与电路板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显示屏为触摸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便携式毒性检测装置结构简单且紧凑,部件都安装在一个外壳内,体积小,重量轻,检测模块内安装有多个密封装置,避光效果好,降低了光电倍增管损坏的可能,设有电池仓可更换电池,解决了仪器无法及时供电长时间工作的问题,显示屏为触摸屏,将操作与显示合为一体,操作方便,减小了部件占用面积,进一步降低了仪器的体积。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毒性检测装置检测模块的结构爆炸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毒性检测装置检测模块非工作状态的剖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毒性检测装置检测模块工作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毒性检测装置,如图1至3所示,包括外壳、安装在外壳上的显示屏、安装在外壳内的电路板和检测模块,显示器和检测模块都与电路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模块,包括检测容器1和光电倍增管2,检测容器1侧壁设有安装槽,光电倍增管2安装在安装槽内,检测容器1设有检测腔,检测腔侧壁安装槽槽底上设有检测窗3,检测腔内安装有套筒4,检测腔和套筒4都为圆柱状,套筒4可在检测腔内转动。套筒4侧壁设有开口5,套筒4开口5的上方和下方都安装有密封圈9,套筒4开口5两侧安装有密封条10,密封条10两端与开口5上方和下方的密封圈9连接。套筒4的开口5与安装槽槽底的检测窗3高度位置对应。套筒4顶端设有拨盘6,拨盘6上设有标盘7,套筒4顶部安装有避光罩8。
检测腔底设有凸台11,凸台11顶端与套筒4开口5底端平齐。安装槽槽底设有包围检测窗3的环状凹槽,环状凹槽内安装有密封环12。检测腔内壁上设有限位块,套筒4外壁上安装有螺钉13,限位块与螺钉13高度位置对应。
外壳上设置有电池仓,电池仓内安装有电池,电池仓与电路板连接,可随时更换电池,在野外也可持续使用。外壳上安装有输入输出接口,输入输出接口与电路板连接,便于检测数据的输出以及外界电源的输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佳明测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佳明测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670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防触电插头
- 下一篇:一种双级增焓空调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