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瓶盖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65234.5 | 申请日: | 2012-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4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红彪 |
主分类号: | B65D55/16 | 分类号: | B65D55/16;B65D5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瓶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料包装瓶,具体涉及饮料包装瓶的瓶盖。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饮料瓶体与瓶口相螺接的上旋盖,嵌装在瓶体的瓶颈上的防盗圈组成,上旋盖的下边缘与所述防盗圈)的之间间隔设有多个一体成型的细系带,当将瓶装饮料的盖子开启后,细系带被拉断,盖子与瓶体是完全分离的,如果没有饮用完,要将瓶盖旋好后才能防止瓶内的液体在瓶体侧翻时漏出,由于盖子与瓶体是分离的,盖子容易掉出或不容易找到,特别是在移动过程中,则难以重新盖上瓶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瓶盖,采用本瓶盖的饮料瓶,其瓶盖不会掉出,便于封盖没有饮用完的饮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构造一种瓶盖,包括与瓶口相螺接的上旋盖,嵌装在瓶颈上的防盗圈,上旋盖拧开后,在上旋盖和防盗圈相邻接的本体上会形成一条连接所述上旋盖和防盗圈的拉带。
在上述瓶盖中,在所述防盗圈上设有一缺口,在缺口一侧的防盗圈本体上的一段采用上、下两排多个细系带构成一条一端与上旋盖一体成型且相连接,另一端与防盗圈本体相连接的拉带,缺口另一侧防盗圈本体的一小段构成所述拉带的起始端。
在上述瓶盖中,是在所述防盗圈上设有一缺口,沿缺口的一侧防盗圈本体上间隔设有多个细系带,缺口另一侧防盗圈的本体一段构成一条拉带的起始端,在所述上旋盖与防盗圈相连接的上边缘本体上还间隔设有至少半圈便于形成所述拉带的多个细系带。
在上述瓶盖中,是在所述防盗圈上设有一缺口,沿缺口的一侧防盗圈本体上间隔设有多个细系带,缺口另一侧防盗圈的本体一段构成一条拉带的起始端,在所述上旋盖与防盗圈相连接的上边缘本体上还间隔设有一圈便于形成所述拉带的多个细系带。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饮料瓶盖开启后,上盖体与防盗圈之间会形成相连接的拉带,由于有拉带的存在,瓶盖与防盗圈一起附着在瓶体侧部,瓶盖不会掉出,便于瓶盖随时盖在没有饮用完的瓶口上,干净卫生。
附图说明
图1是瓶盖实施方式之一的结构图;
图2是瓶盖实施方式之二的结构图;
图3是瓶盖实施方式之三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照图1所示,在防盗圈2上设有一缺口4,在缺口4其中一侧的防盗圈2本体上的一段或上旋盖1的下边缘本体的一段采用上、下两排多个细系带3间隔构成一条一端与上旋盖1一体成型且相连接,另一端与防盗圈2本体或上旋盖1本体相连接的拉带5,缺口4另一侧防盗圈2本体或上旋盖1本体的一小段构成拉带5的起始端6,缺口4也可以设置在上旋盖1,在上旋盖1的本体形成拉带5。
在上述瓶盖中,拉带5的长度是防盗圈2或上旋盖1下边缘圆周长的二分之一。
实施例二,参照图2所示,在防盗圈2上设有一缺口4,沿缺口4的一侧防盗圈2本体上间隔设有多个细系带3,缺口4另一侧防盗圈2的本体一段或上旋盖1本体的一段构成一条拉带5的起始端11,在上旋盖1与防盗圈2相连接的上边缘本体上还间隔设有至少半圈便于形成拉带5的多个细系带3,拧动上旋盖1,多个细系带3被拉断,形成拉带5。
实施例三,参照图3所示,在防盗圈2上设有一缺口4,沿缺口4的一侧防盗圈2本体上间隔设有多个细系带3,缺口4另一侧防盗圈2的本体一段或上旋盖1本体的一段构成拉带5的起始端10,在上旋盖1与防盗圈2相连接的上边缘本体上还间隔设有一圈便于形成拉带5的多个细系带3;拧动上旋盖1,多个细系带3被拉断,形成拉带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红彪,未经李红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652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