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毒素吸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65176.6 | 申请日: | 2012-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0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夏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博文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65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毒素 吸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品,具体的说是一种便携式毒素吸取器。
背景技术
天气渐渐热了,蚊子也逐渐多了起来。一场人蚊大战又拉开了序幕,而且只要蚊子不走,这场大战就会此起彼伏地轮番上演。尤其是家有baby,蚊子简直就是父母的第一号敌人。一般蚊子每年4月开始出现,至8月中下旬达到活动高峰。秋天气候变冷温度降到10摄氏度以下时,蚊子就会停止繁殖,不食不动进入冬眠,直到第二年春天激醒后又出来害人。
蚊虫咬伤会出现小红丘疹;局部瘙痒;在个别的情况下,出现叮痕(即平滑、突起、发红的皮肤)或硬肿,这主要是皮肤对虫子的唾液有过敏反应,有些被蚊虫叮咬后一个多月红包都退不下去,这种是比较严重的。针对蚊虫叮咬,现在各种各样的偏方和药物非常多,偏方不一定对所有人都有效,例如芦荟、紫草膏等,所以,不要盲目听别人说效果如何如何。一般情况下人们被叮咬后都会使用常见的清凉油、风油精一类的有酒精成分,它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不能立即见效,还是会痒痛好一会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毒素吸取器,它可以迅速有效的将留在人体的毒素吸出来,能立即缓解痒痛的症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毒素吸取器,其特征在于它由吸取器、橡胶吸盘、拉柄构成,所述的橡胶吸盘设在吸取器的下端,橡胶吸盘下端面设有吸口,并且橡胶吸盘设有各种不同的型号;所述的拉柄配合在吸取器内,拉柄成空心管体状,其上端设有管塞,拉柄内注有消毒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构造简单,方便实用,能将蚊子叮咬后留在皮肤表面下毒液吸出,再拔下拉柄上的管塞,将其内的消毒液涂抹在伤口,能立即缓解痒痛的症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管塞、2-拉柄、3-消毒液、4-吸取器、5-橡胶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便携式毒素吸取器,其特征在于:它由吸取器、橡胶吸盘、拉柄构成,所述的橡胶吸盘设在吸取器的下端,橡胶吸盘下端面设有吸口,并且橡胶吸盘设有各种不同的型号;所述的拉柄配合在吸取器内,拉柄成空心管体状,其上端设有管塞,拉柄内注有消毒液。
人们被蚊子或其他飞行动物叮咬后,根据伤口的大小,选择合适型号的橡胶吸盘,将其对准被蚊子叮咬的地方,用力拉动拉柄,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橡胶吸盘将叮咬后留在皮肤表面下毒液吸出,再拔下拉柄上的管塞,将其内的消毒液涂抹在伤口,以缓解痒痛的症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博文,未经夏博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651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声PACS医用诊断报告胶片
- 下一篇:新型礼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