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沉管底端胶囊充水式精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64832.0 | 申请日: | 2012-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13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曲俐俐;林鸣;冯海暴;李增军;付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73 | 分类号: | E02D29/07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7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端 胶囊 充水式精调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沉管隧道施工技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沉管隧道施工过程中沉管纠偏底端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沉管法是在水底建筑隧道的一种施工方法。沉管隧道就是将若干个预制段分别浮运到海面(河面)现场,并一个接一个地沉放安装在已疏浚好的基槽内,以此方法修建的水下隧道。目前,沉管隧道施工过程中,为了提高沟槽底面的平整性,绝大多数建成的水底隧道均采用垫平的方法。其中,早期大多采用的垫平方法为一种在管段沉放之前先铺砂石作为垫层的先铺法,它是在作业船上通过卷扬机和钢索操纵特制的刮铺机或钢犁,沿着沟槽底面两侧设置的、具有规定标高和坡度的导轨,将放下的垫料往复刮平,该法缺点较多;另一种垫平的方法为后填法,即先将管段沉放在沟槽底上的临时支座上,并使管底形成一定的空间(管段底板内预设液压千斤顶,在定位时可以顶向支座,调节管段高程),随后用垫层材料充填密实。上述两种方法中,处理沉放管段基础的目的是使沟槽底面平整,而不是为了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在水下开挖的沟槽,其底面凹凸不平,如不加以整平,管段沉放后会因地基受力不均匀而导致局部破坏,或因不均匀沉陷而开裂。
适合于沉管法施工的主要条件是:水道河床稳定和水流并不过急。在水深大、沉管长宽比大时,需要明显增大千斤顶配置,通常采用沉放驳辅助提供向上吊力以减小沉管对基床摩擦力,通过沉放驳辅助安装对波高要求比较严格,一般作业波高要求≤0.4m。目前,采用沉放驳辅助安装的案例只有釜山-巨济沉管隧道和厄勒海峡沉管隧道,其中,釜山-巨济沉管隧道对作业波高要求≤0.4m;厄勒海峡沉管隧道施工中,从地图可以看出,施工现场四周形成了掩护,海况较好。而对于波高要求大于0.4m时,由于受波浪、水流、风等自然条件的影响,采用沉放驳辅助安装时,吊力变化幅度很大,对安装控制影响较大,千斤顶推力大,控制困难,且安装精度不准确,需要时间进行调整,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沉管隧道施工过程中沉管安装时受波浪、水流、风等自然条件影响 存在的推力大、控制困难、费时费力等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沉管底端胶囊充水式精调系统,该系统使用时位于待安装沉管尾部底端,具有自主顶升纠偏的功能,适用于沉管隧道施工时的沉管纠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沉管底端胶囊充水式精调系统,该系统包括控制系统和机械系统,机械系统包括液压泵站、配重箱和安装在配重箱一侧的轨道,轨道上设置有可沿轨道运行的水平定位机构,该水平定位机构包括安装在在轨道上的底板和安装在底板上的水平定位千斤顶,水平定位千斤顶的一端与配重箱连接;底板上安装有滑槽和水平横移千斤顶,滑槽内放置有顶升纠偏箱,该顶升纠偏箱内设置有垂直顶升机构,水平横移千斤顶一端固定在底板上,另一端与顶升纠偏箱连接;垂直顶升机构包括充水胶囊和放置在充水胶囊上部的顶升盖板,充水胶囊放置在顶升纠偏箱内。
优选的是,水平横移千斤顶设置有两个,两个水平横移千斤顶分别设置在顶升纠偏箱的两端,每个水平横移千斤顶均一端固定在设置在底板上的顶推基座上,一端与顶升纠偏箱连接。
优选的是,充水胶囊的两端均设置有加强角。
优选的是,底板的两侧均安装有浮箱。
优选的是,顶升盖板的顶部镶嵌有橡胶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胶囊充水式纠偏精调系统结构简单合理、安全可靠,采用充水胶囊作为顶升元件,重量轻、受力均匀,对基床压力均匀;采用水平顶推千斤顶就位,通过对胶囊充水实现对待安装沉管的顶升,并通过水平横移千斤顶实现待安装沉管的纠偏功能,造价低,便于就位;本实用新型胶囊充水式纠偏精调系统设置有控制系统,整个过程自动完成,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安装精度准确,受波浪、水流、风等自然条件影响小;在纠偏完成后,可直接卸载锲体式纠偏精调系统,稳定性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机械系统沉放就位时的初始状态侧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机械系统顶升沉管纠偏时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机械系统沉放就位时的初始状态平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机械系统沉放顶推就位时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5-8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顶升纠偏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648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