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碳化硅纤维索消除过分相过电压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64243.2 | 申请日: | 2012-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3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宫衍圣;曹建设;李晋;田志军;黄文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M3/04 | 分类号: | B60M3/04;B60M1/18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地址: | 710043***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碳化硅 纤维 消除 过分 过电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碳化硅纤维索消除过分相过电压的设备。
背景技术
在接触网中,为了限制或者缩小接触网断线、倒杆等事故的影响范围;减小单相牵引负荷在电力系统中引起的负序电流,减轻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对电力系统的负序影响;同时,也为了方便接触网的架设和施工,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采取了分段取流、换相连接的方式。接触网的机械分段称为锚段,相邻两个锚段的衔接区域(重叠部分)称为锚段关节。锚段关节式电分相是利用2个绝缘锚段关节的空气绝缘间隙来达到电分相的目的,由于其有利于改善弓网受流质量,在电气化铁路中被大量采用。
电力机车在通过锚段关节式电分相的过程中,电力机车主要经过由有电到无电,再由无电到有电的两个过渡过程。在正常情况下,锚段关节式电分相的中性段不带电。但在实际运营中发现,电力机车在通过锚段关节式电分相上述两个过渡过程中,均多次发生了过电压现象。电力机车过关节式电分相产生的过电压不仅会直接造成接触网烧伤断线,中断供电和运输;而且频繁引起车顶保护间隙放电,导致牵引变电所跳闸;直接威胁接触网和牵引变电所的安全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适应受电弓的冲击和磨耗、受电弓接触引起的振动、环境温差变化及环境腐蚀的利用碳化硅纤维索消除过分相过电压的设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利用碳化硅纤维索消除过分相过电压的设备,设置有供电臂接触网,其特征在于:
左供电臂接触网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和第四支柱;
右供电臂接触网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第五支柱、第六支柱、第七支柱和第八支柱;
左供电臂接触网位于第四支柱处的导线端与第五支柱连接,右供电臂接触网位于第五支柱处的导线端与第四支柱连接;
第一支柱和第八支柱之间设置中性线;
左供电臂接触网和右供电臂接触网上均设置有绝缘子;
第三支柱和第四支柱之间的供电臂接触网与第五支柱和第六支柱之间的供电臂接触网之间连接设置有联络开关。
所述的中性线为碳化硅纤维索。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对于解决目前电气化铁路普遍存在的电力机车过关节式电分相时产生的过电压烧伤接触导线、引起牵引变电所跳闸问题、保证牵引供电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2)中性线采用的是高强高阻碳化硅纤维索,将碳化硅纤维索的每米电阻控制在2.75×104欧姆,高阻抗的碳化硅纤维索上不存在感应电压,泄漏到终端支柱的电流小于50mA,不会对人体产生器质性损伤,因此可以取消中性线和终1支柱、终2支柱间的绝缘子,降低了安装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中性段采用高强高阻碳化硅纤维复合材料索的七跨锚段关节式电分相结构平面图。
图2是电力机车通过中性线采用铜合金导线的关节式电分相的过电压仿真波形。
图3是电力机车通过中性线采用高强高阻碳化硅纤维复合材料索的关节式电分相的过电压仿真波形。
图中,Z1-第一支柱,Z2-第二支柱,Z3-第三支柱,Z4-第四支柱,Z5-第五支柱,Z6-第六支柱,Z7-第七支柱,Z8-第八支柱,J1-第一绝缘子,J2-第二绝缘子,X1-左供电臂接触网,X2-右供电臂接触网,X3-中性线,G1-联络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642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