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倒棱上钢小车防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64135.5 | 申请日: | 2012-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7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天祥;裴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7/00 | 分类号: | B23Q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刘世平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倒棱上钢 小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撞装置,尤其是一种倒棱上钢小车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圆钢在轧制后需要按一定的长度进行锯割,锯割后需要对两边进行倒棱,倒棱时利用行车把圆钢从收集台架运到倒棱上钢装置,然后利用上钢小车把圆钢推动到缓存台架。
由于圆钢较重,在行车缓慢放钢时还是会对上钢小车造成一定的冲击,严重时会把上钢小车撞掉,上钢小车被撞掉后就无法把放下的圆钢推上缓冲台架,下一步工序就无法继续,这时就只能停产对上钢小车进行恢复,这些都是对生产时间和检修人力的一种浪费与挑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少圆钢对上钢小车撞击力度的倒棱上钢小车防撞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倒棱上钢小车防撞装置,包括倒棱上钢装置和倒棱小车,所述倒棱小车设置在所述倒棱上钢装置上并可沿倒棱上钢装置的轨道移动,还包括防撞结构,所述防撞结构安装在倒棱上钢装置的侧面,所述防撞结构的顶部具有倾斜防护面,所述倾斜防护面的最高处高于所述倒棱小车。
进一步的是,所述倾斜防护面的最高处高于所述倒棱小车30-40cm。
进一步的是,所述防撞结构还包括连接柱,所述防撞结构通过连接柱连接在倒棱上钢装置的侧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比倒棱小车高的防撞结构,因此在行车将圆钢放下时,圆钢首先冲撞到的是防撞结构的倾斜防护面,然后再随着倾斜防护面滚动到倒棱小车上,这样就缓冲了圆钢的冲撞,保护了倒棱小车。防撞结构可以通过其上的连接柱安装在倒棱上钢装置上,这样可使防撞结构更加稳固,避免被圆钢冲击而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倒棱上钢装置1、倒棱小车2、防撞结构3、倾斜防护面4、连接柱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倒棱上钢装置1和倒棱小车2,所述倒棱小车2设置在所述倒棱上钢装置1上并可沿倒棱上钢装置1的轨道移动,还包括防撞结构3,所述防撞结构3安装在倒棱上钢装置1的侧面,所述防撞结构3的顶部具有倾斜防护面4,所述倾斜防护面4的最高处高于所述倒棱小车2。倒棱小车2可以在上钢装置1上运动,从而将圆钢推送到预定的位置,倒棱上钢装置1一般是并列设置的,即输送同一圆钢需要多个倒棱上钢装置1同时进行,倒棱上钢装置1及倒棱小车2的数量以圆钢的长度而定。防撞结构3安装在倒棱上钢装置1的侧面,通常采用螺栓或者焊接进行安装,在输送同一圆钢的多个倒棱上钢装置1上,不必每个倒棱上钢装置1都安装防撞结构3,间隔安装即可。由于防撞结构3的倾斜防护面4是高于倒棱小车2的,因此在行车将圆钢放下时,圆钢首先与倾斜防护面4接触,其造成的冲击也是由防撞结构3承受,然后圆钢沿倾斜防护面4滚至倒棱小车2上,这样对倒棱小车2造成的冲击就极大的减少了,防止圆钢上倒棱时对倒棱小车2的撞击,从而保护倒棱小车2。在放下圆钢后,即可按照常规的程序进行生产即可。
具体的,所述倾斜防护面4的最高处高于所述倒棱小车2的最高处30-40cm。这样可以保证圆钢顺利过渡到倒棱小车上。
为了便于连接防撞结构3,如图1所示,所述防撞结构3还包括连接柱5,所述防撞结构3通过连接柱5连接在倒棱上钢装置1的侧面。连接柱5可以设置防撞结构3与倒棱上钢装置1之间的距离,从而便于调节和安装防撞结构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641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臂试验夹具
- 下一篇:后视镜耐久性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