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64027.8 | 申请日: | 2012-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96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孙伯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8 | 分类号: | B60R13/08;H05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赵爱军 |
地址: | 10002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尤其是一种降低了发动机舱内电器对乘客舱内乘客的电磁辐射的车辆,属于车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舱内的高压点火线圈、空调鼓风机、雨刮电机、ECU、电瓶、继电器等电器都是能产生电磁辐射的辐射源,电磁辐射会在各电器之间产生影响,也会对乘客舱内的乘客造成伤害。
为了降低各电器之间的电磁辐射影响,有些汽车发动机舱内会采用钢板屏蔽电磁辐射,如:高压点火线圈、空调鼓风机、电瓶、继电器等电器的外壳采用钢板制成。但是,这样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目前的汽车上仅是考虑到各电器之间的电磁辐射影响而屏蔽电器之间的电磁辐射,没有考虑到电磁辐射对乘客舱内人体所造成的伤害,二是钢板无法将辐射源完全屏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屏蔽车辆发动机舱的辐射源对人体的电磁辐射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可有效降低对乘客舱内人体的电磁辐射,而减少对人体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辆,包括发动机舱和位于所述发动机舱后部的乘客舱,所述车辆发动机舱内设有能产生电磁辐射的多个辐射电器,在所述辐射电器与所述乘客舱之间、并靠近所述辐射电器的位置设有用于屏蔽所述辐射电器对所述乘客舱内乘客的电磁辐射的屏蔽壳。
进一步的,所述屏蔽壳采用镁合金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辐射电器包括高压点火线圈;所述屏蔽壳包括设于所述高压点火线圈与所述乘客舱之间的、采用镁合金材料制成的第一壳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形成所述高压点火线圈的上盖。
进一步的,所述辐射电器包括电瓶;所述屏蔽壳包括设于所述电瓶与所述乘客舱之间的、采用镁合金材料制成的第二壳体。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壳体形成所述电瓶的托盘。
进一步的,所述辐射电器包括继电器;所述屏蔽壳包括罩设于所述继电器与所述乘客舱之间的、采用镁合金材料制成的第三壳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壳体形成所述继电器的外壳。
进一步的,所述辐射电器还包括车载控制器;所述屏蔽壳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车载控制器后部的、采用镁合金材料制成的第一镁合金板。
进一步的,所述电器还包括隔热垫;所述屏蔽壳还包括设于所述隔热垫后部的、采用镁合金材料制成的第二镁合金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通过在发动机舱内的辐射电器外、位于辐射电器与车辆乘客舱之间的位置设置屏蔽壳,来屏蔽发动机舱内的辐射电器对于乘客舱内人体的电磁辐射,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同时,屏蔽壳采用镁合金材料制成,屏蔽电磁辐射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车辆的发动机舱与乘客舱的结构、位置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现有技术中,车辆的发动机舱内安装有高压点火线圈、空调鼓风机、雨刮电机、ECU、电瓶、继电器等电器,这些电器(此处称“辐射电器”)会产生电磁辐射,为了避免这些辐射电器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对位于发动机舱后部的乘客舱内的乘客的伤害,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在发动机舱B内的辐射电器与乘客舱A之间设置了采用镁合金材料制成的屏蔽壳。
考虑到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伤害,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在发动机舱B内的辐射电器与其后部的乘客舱A之间设置镁合金材料制成的屏蔽壳,可以有效屏蔽发动机舱B内的辐射电器对于乘客舱A内人体的电磁辐射,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同时,由于屏蔽壳采用镁合金材料制成,镁合金材料的电磁辐射屏蔽效果相比钢材效果好。
本实施例中,为了屏蔽发动机舱B内的高压点火线圈所产生的对乘客舱A内乘客的电磁辐射,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在其发动机舱B内的高压点火线圈1外罩设一由镁合金材料制成的第一壳体11,由于乘客舱A位于高压点火线圈1后方,则第一壳体11至少一部分罩设在高压点火线圈1的后方,并靠近高压点火线圈1设置。为了节省发动机舱B内空间以及节约材料成本,优选的,由镁合金材料制成的第一壳体11直接作为高压点火线圈1的上盖,即:高压点火线圈1的上盖可以直接采用镁合金材料制成,则高压点火线圈1的采用镁合金材料制成的上盖即形成所述的屏蔽壳。当然,第一壳体11也可以是罩设于高压点火线圈1外部的单独零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640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