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铁路牵引机车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63682.1 | 申请日: | 2012-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5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原建华;李振兴;高治安;王俊闯;王宏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中铁安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7/00 | 分类号: | G08B17/00;G08B25/1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王聚才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牵引 机车 无线 火灾 自动 报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铁路牵引机车的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如今,铁路事业迅猛发展,铁路机车的牵引功率不断增加,牵引路程和维护周期延长,牵引负荷增大,由牵引机车的机电动力设施散热、线路和设备老化等原因引起的绝缘程度降低以及各种人为因素,使得牵引机车防火问题日益突出。铁路牵引机车由于其特殊构造,存在机车内大部分为全金属构造,空间狭窄,驾驶室操作设备及仪表繁多,导致机车上不易进行打孔和铺设线管,因此在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仅能选用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现有的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大多应用于楼宇防火,包括通过无线通讯模块进行数据传输的火灾探测模块和火灾自动报警控制模块。但是由于牵引机车内大部分为全金属构造,信号屏蔽问题突出,使得现有的无线火灾探测器有限的发射功率受到损耗,造成发射有效距离减小,在牵引机车内使用效果不佳。同时,由于牵引机车内外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电磁波干扰,如工频干扰,列车无线调度电话和对讲机的信号干扰,电机、变频及接触网分区供电接口的电火花谐频干扰,会车及泊车时机车安装的同型号无线火灾探测器的同频干扰等,都会影响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铁路牵引机车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能够实时稳定地对牵引机车内的火灾进行预警或报警。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铁路牵引机车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包括火灾探测模块和火灾自动报警控制模块,还包括设置在铁路牵引机车内的一个或多个无线中继器,火灾探测模块、无线中继器和火灾自动报警控制模块之间进行无线通讯。
所述的无线中继器包括依次连接的无线接收电路、放大电路和无线发射电路。
所述的火灾探测模块包括火灾探测器和火灾探测器通讯控制单元,火灾探测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火灾探测器通讯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
所述的火灾探测模块还包括视频信号采集装置,视频信号采集装置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火灾探测器通讯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
所述的火灾探测器包括感烟探测头、感温探测头、感光探测头、烟温复合探测头和可燃气体探测头。
所述的火灾探测器通讯控制单元包括第一中央处理单元、无线发射单元和无线接收单元,第一中央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火灾探测器的信号输出端,第一中央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无线发射单元的信号输入端,无线接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中央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入端。
所述的无线发射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编码电路、放大电路、调制电路和无线发射电路。
所述的火灾自动报警控制模块包括第二中央处理单元、报警单元、显示单元、无线发射单元和无线接收单元,第二中央处理单元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报警单元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第二中央处理单元的显示信号输出端连接显示单元的信号输入端,第二中央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无线发射单元的信号输入端,无线接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中央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入端。
所述的无线接收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无线接收电路、解调电路、放大电路和解码电路,所述的无线发射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编码电路、放大电路、调制电路和无线发射电路。
所述的第二中央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出端还通过驱动电路连接联动灭火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牵引机车内部设置无线中继器,避免了火灾自动报警控制模块无法接收到火灾探测模块发送的报警信号的情况,同时利用编码技术为每个火灾探测模块设定唯一地址编码,有效地解决了电磁波干扰情况,保证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能够实时稳定地对牵引机车内的火灾进行预警或报警,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火灾探测模块的原理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无线中继器的原理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火灾自动报警控制模块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火灾探测模块、火灾自动报警控制模块和设置在牵引机车内的一个或多个无线中继器,火灾探测模块、无线中继器和火灾自动报警控制模块之间进行无线通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中铁安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郑州中铁安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636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叠加式托盘一体碟
- 下一篇:管路组合式蓄电池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