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钢塑复合玻璃钢套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63527.X | 申请日: | 2012-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53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 发明(设计)人: | 林明华;周成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和盛塑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1/08 | 分类号: | B32B1/08;F16S3/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王义星 |
| 地址: | 350217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型钢 复合 玻璃钢 套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用管材,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钢塑复合玻璃钢套管。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电缆、通信护套、排水排污等领域的管材很多为传统玻璃钢管材,传统玻璃钢管材存在如下的缺点:1、内壁粗糙,穿缆阻力大;2、易出现脱砂现象,造成电缆无法穿越或损坏电缆;3、单层结构,抗破坏性差;4、阻燃性差,着火会自燃(标准号:DL/T802.2)。
普通MPP(改性聚丙烯)管材存在如下的缺点:1、拉伸强度较低,为大于25MPa;2、弯曲强度较低,为35~40MPa,;3、阻燃性差,着火后不会自熄。(标准号:DL/T802.7)。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刚度高、内壁光滑,抗冲击破坏性好的新型钢塑复合玻璃钢套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新型钢塑复合玻璃钢套管,由外层和内层组成,内层为管状的改性聚丙烯层,外层为玻璃钢复合材料外层,其特点为所述管状的改性聚丙烯层的外壁通过粘接剂粘接有玻璃钢复合材料外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强度高:因外层采用拉伸强度及弹性模量较高的玻璃钢复合材料,故其弯曲强度、拉伸强度均较普通MPP高(弯曲强度可达190Mpa以上,拉伸强度可达160Mpa以上);2、韧性优良:相比于传统玻璃钢管材,因新型MPP钢塑套管内层为改性聚丙烯材料,其韧性良好,能抗低温冲击;3、阻燃性良好,因外层为玻璃复合材料,能离火自烯,可达V-2级;4、内层用改性聚丙烯材料,本身材料的摩擦系数小,相比传统玻璃钢大幅降低,同时内壁平整光滑,阻力小,易于穿缆,穿缆效率高;5、抗冲击破坏性好,因系两层结构,在外层被破坏的情况下,内层仍能确保管材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部分放大图。
图中:外层1,内层2,粘接剂层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钢塑复合玻璃钢套管,由外层1和内层2组成,内层2为管状的改性聚丙烯层,外层1为玻璃钢复合材料外层,其结构特点为管状的改性聚丙烯层的外壁通过粘接剂粘接有玻璃钢复合材料外层,所述外层和内层之间通过特殊粘接剂并经缠绕成型在一起,所述内外层均为管状结构,内外层采用不同性能的材料制成且其之间为粘接剂层3,以满足不同技术要求。
所述外层为平壁结构层,厚度为1-15mm。
所述内层为平壁结构层,厚度为1-10mm。
所述外层为玻璃钢复合材料制成;
所述内层为改性聚丙烯或者改性聚乙烯结构层。
上述新型钢塑复合玻璃钢套管的生产方法,其步骤为:
步骤1、用挤出生产线挤出管状的改性聚丙烯层,并对内层外壁进行表面处理,喷涂一层耐高温粘接剂。
步骤2、将管状的改性聚丙烯层固定在缠绕成型机模具上,启动缠绕机,将玻璃钢复合材料包覆在管状的改性聚丙烯层上,并经加压、固化,形成粘接牢固的钢塑复合玻璃钢套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和盛塑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和盛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635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顶料装置的级进模
- 下一篇:用于压合纸盒粘胶处的压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