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陶瓷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63386.1 | 申请日: | 2012-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1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冯伟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方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6 | 分类号: | F16K3/16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华辉 |
地址: | 529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体通断或调节流量大小的阀门,具体涉及一种陶瓷阀。
背景技术
目前,陶瓷阀主要由阀体、阀芯和手柄组成,阀体的两端设有内、外螺纹,安装时由于空间狭窄,陶瓷阀的一端固定后,另一端也不方便安装,而且经常导致安装后手柄不在合适的使用位置上。另外,现有陶瓷阀的阀心结构不合理,长期使用容易引起磨损而造成渗漏。因此,为了避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作出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安装方便且具有良好密封性和耐用性的陶瓷阀。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陶瓷阀,所述陶瓷阀包括通过螺纹连接的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所述第一、二阀体具有供流体通过的通道,所述通道内依次安装有第一固定陶瓷片、转动陶瓷片和第二固定陶瓷片,所述陶瓷阀还包括一活接螺母及与活接螺母活动连接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一端具有螺纹,另一端具有凸台,所述连接头穿过活接螺母并与第二阀体螺纹连接,所述凸台活动卡接于活接螺母的内壁。通过在陶瓷阀的一连接端设置活接螺母,方便陶瓷阀的安装或拆卸。
所述第一固定陶瓷片和第二固定陶瓷片分别与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的通道内壁固接,第二固定陶瓷片为一环状陶瓷片,所述第一固定陶瓷片和转动陶瓷片上分别设有贯穿上、下表面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通过转动转动陶瓷片与第一通孔重叠或错开来连通或截断所述供流体通过的通道,所述转动陶瓷片的外周还套设有一调节圈,所述调节圈的外壁设有向外延伸的手柄,所述第一阀体的侧壁设有横向开槽,所述手柄伸出所述开槽且在开槽内左右滑动并带动所述转动陶瓷片转动。由于采用三层陶瓷片,有利于提高陶瓷阀的密封性和耐用性。
所述第一通孔为对称设于第一固定陶瓷片中心轴线上的一对扇形通孔,所述的第二通孔为对称设于转动陶瓷片中心轴线上与第一通孔相适配的另一对扇形通孔。采用一对扇形通孔,有利于提高流体通过时的最大流量。
所述伸出开槽的手柄还套有一调节滑块,方便拨动手柄来转动调节圈以控制流体的通断和调节流量大小。
所述第一固定陶瓷片、转动陶瓷片和第二固定陶瓷片的外壁分别设有定位凸块,所述第一阀体通道内壁、调节圈内壁和第二阀体通道内壁分别设有与所述定位凸块相适配的定位槽。这样,所述第一固定陶瓷片、转动陶瓷片和第二固定陶瓷片分别相对于第一阀体、调节圈和第二阀体静止。
所述连接头还具有第二层凸台,所述第二层凸台卡接在第二阀体的外端面;所述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的通道内壁分别设有内凸台,所述内凸台分别固定卡接在第一固定陶瓷片和第二固定陶瓷片的相向端面上或活动卡接于调节圈的端面。这样,有利于压紧三片陶瓷片,提高陶瓷阀阀芯的密封性。
所述第一固定陶瓷片和第二固定陶瓷片分别与内凸台之间设有垫圈,所述第一固定陶瓷片和第二固定陶瓷片分别与内凸台或调节圈的上、下端面或第二阀体与连接头的第二层凸台的配合处设有密封圈。这样,进一步提高陶瓷阀各部件间的密封性。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阀体的一连接端设置活接螺母,方便陶瓷阀的安装或拆卸,并采用三片陶瓷片平面接触密封,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耐用性,可防止漏水和延长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陶瓷阀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陶瓷阀的分解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第一阀体 20、手柄
11、第二阀体 21、开槽
12、第一固定陶瓷片 22、调节滑块
13、转动陶瓷片 23、定位凸块
14、第二固定陶瓷片 24、定位凸块
15、活接螺母 25、定位凸块
16、连接头 26、垫圈
17、第一通孔 27、垫圈
18、第二通孔 28、密封圈
19、调节圈 29、密封圈
30、密封圈 32、密封圈
31、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方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方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633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