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音响主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63364.5 | 申请日: | 2012-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1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邱洪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33/02 | 分类号: | G11B3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卫东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东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音响 主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响主机,具体涉及一种“n”字形中框的车载音响主机。
背景技术
在车载音响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占领市场份额的竞争实质是产品成本以及产品质量等生产环节上的技术竞争。目前的车载音响主机搭建一般如下:“U”型中框+顶盖+散热装置+主板+面板支架组件+后侧板+功放IC支架+绝缘片+前、后机芯支架,且普遍使用价格昂贵的电源输出线束及RCA/MIC输出线等。现有的车载音响主机组装过程复杂、零件繁多、成本难以控制,且维修业相当困难、产品故障率高。
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企业不得不把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作为研发的主要方向,根据这一需求,一种装配简单、零件使用少、生产成本低的车载音响主机应运而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与缺陷,提供一种装配简单、连接线少以及零部件少的低成本车载音响主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载音响主机,包括中框、机芯组件、散热装置、主板、面板支架组件以及底盖,所述中框的左面、右面以及后面三面折弯围起,构成“n”字形状。
优选地,所述中框左面、中框右面分别通过两个铆接点与中框后面固定铆接。在需要时,中框左面、中框右面还可以分别通过两个以上的铆接点与中框后面固定铆接。
其中,所述中框内设置多个固定台。
所述机芯组件包括机芯模组和设置在机芯模组外周的机芯壳,所述机芯壳上设置有与所述多个固定台一一对应的多个连接片。
优选地,所述中框内设置三个固定台,三个固定台呈三角形分布,所述机芯壳上设置有与所述三个固定台一一对应的三个连接片,且三个连接片设置在机芯壳顶面边缘。
所述连接片通过螺丝锁紧在中框内的三个固定台。
优选地,所述散热装置为四周封闭的中空形状,且固定在中框后面。
优选地,所述面板支架组件和中框通过卡位连接。
上述机芯组件、面板支架组件均采用行业中常用的结构即可,在此不做赘述。
车载音响主机的装配过程:
(1)、将机芯组件翻转倒装于中框内,通过螺丝钉紧锁中框中的固定台与机芯组件中的连接片,从而将机芯组件固定到中框内;
(2)、将主板翻转装入中框,通过三颗螺丝钉固定的同时中框设置两个卡位折弯后与主板相扣;
(3)、将面板支架组件扣入中框内,中框左右两面的凸扣分别扣入面板支架组件左右两边的方孔内,使面板支架组件固定于中框正面;
(4)、通过底盖及中框上的卡位结构,使底盖固定于中框底面;
(5)、将散热装置装入至中框的后面,通过螺丝钉使散热装置与主板完全固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n”型中框,使主机装配更加简单,减少了连接线、节约了零部件,节约了生产成本;
2、装配工序的简化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使产品的故障率降低;
3、散热装置采用四周封闭的中空形状设计,使之占用主机后面的面积减少,使主机后面有更多的利用空间;
4、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能扩展至多个平台,同时,使单锭CD/MP3/DVD/DM类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大大提高产品的市场竟争力。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载音响主机的爆炸图;
附图2为主机中框固定台示意图;
附图3为机芯组件示意图;
附图4为中框后面示意图;
附图5为散热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6为中框反向示意图;
附图7为主机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如今,市面上主机的组装情况普遍如下:中框+机芯组件+顶盖+散热装置+主板+面板支架组件+后侧板+功放IC支架+绝缘片+前(后)机芯支架。同时,现有技术中,需要使用价格昂贵的电源输出线束及RCA/MIC等引线。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能降低成本、简化装配的主机。主要通过减少五金部件的使用及替换掉价格昂贵电子部件来实现成本的降低。其组装如下:中框+机芯组件+散热装置+主板+面板支架组件+底盖。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价格低廉及可靠性更高的ISO座、RCA座以及MIC座等替代现有技术中价格昂贵且装配复杂的电源输出线束及RCA/MIC等引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633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