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臭氧气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63265.7 | 申请日: | 2012-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8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桂凤;张聪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清溯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24 | 分类号: | C02F1/24;C02F1/7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程爽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臭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臭氧气浮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特别是在油田、炼油厂、石油化工、冶金、轧钢、造纸、市政工程等生产行业中,水被油污和固体杂质悬浮物污染的现场普遍存在,给生活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对于污水的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常见的污水处理设备通常为气浮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在污水中通入经过溶水处理的空气,并在污水中产生大量的微细气泡,从而使得悬浮物附着于气泡而上升到水面,实现水和悬浮物分离的水处理方法。
但传统的气浮设备通常采用空气作为气源,其只能对污水中的悬浮物进行处理,不能对污水中的油污等有机污染物进行有效的处理,从而导致污水处理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臭氧气浮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对污水中的油污等有机污染物进行有效的处理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臭氧气浮装置,包括:气浮池,所述气浮池的顶部设置有排渣装置,所述气浮池的一侧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气浮池上与所述出水口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进水口;
所述气浮池内的底部设置有溶气释放装置,所述气浮池的外部设置有对水和臭氧气体进行溶合的溶气产生装置,所述溶气释放装置通过管道与所述溶气产生装置相连;
所述溶气产生装置通过管道与排出臭氧气体的臭氧气源装置相连。
上述的臭氧气浮装置中,所述溶气产生装置包括:气液多相泵和泄气罐,所述气液多相泵通过管道与所述泄气罐相连,所述泄气罐通过管道与所述溶气释放装置相连;
所述气浮池上靠近所述出水口的位置设置有抽水口,所述气液多相泵通过管道与所述抽水口相连。
上述的臭氧气浮装置中,所述气浮池内靠近所述进水口的位置设置有撇油挡板。
上述的臭氧气浮装置中,所述排渣装置为设置在所述气浮池的顶部的链式刮板排渣机。
上述的臭氧气浮装置中,所述臭氧气源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相连的空压机、储气罐、冷干机、制氧机和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通过管道与所述溶气产生装置相连。
上述的臭氧气浮装置中,所述溶气释放装置包括:溶气释放主管和溶气释放支管,所述溶气释放主管设置在所述气浮池内的底部,所述溶气释放主管通过管道与所述溶气产生装置相连,所述溶气释放支管均布在所述溶气释放主管的两侧。
上述的臭氧气浮装置中,所述气浮池内还设置有液位显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臭氧气浮装置,将臭氧作为气源通入污水中,通过气浮原理实现将污水中的水和悬浮物分离的同时,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而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臭氧气浮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臭氧气浮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臭氧气浮装置中臭氧气源装置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气浮池; 2-排渣装置; 3-出水口; 4-进水口;
5-溶气释放装置; 51-溶气释放主管; 52-溶气释放支管;
6-溶气产生装置; 61-气液多相泵; 62-泄气罐;
7-臭氧气源装置; 71-空压机; 72-储气罐; 73-冷干机;
74-制氧机; 75-臭氧发生器;
8-抽水口; 9-撇油挡板; 10-浮渣排出管; 11-液位显示装置;
12-放空管。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臭氧气浮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臭氧气浮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臭氧气浮装置中臭氧气源装置的主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臭氧气浮装置包括:气浮池1,在气浮池1的顶部设置有排渣装置2,气浮池1的一侧设置有出水口3,气浮池1上与出水口3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进水口4;气浮池1内的底部设置有溶气释放装置5,气浮池1的外部设置有对水和臭氧气体进行溶合的溶气产生装置6,溶气释放装置5通过管道与溶气产生装置6相连;溶气产生装置6通过管道与排出臭氧气体的臭氧气源装置7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清溯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清溯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632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