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尘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63068.5 | 申请日: | 2012-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4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建英;梁启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新机电(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5/22 | 分类号: | A47L5/22;A47L9/00;A47L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38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节省安装空间且吸尘效果好的吸尘机。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对物品和场所的清洁大多都使用吸尘机,吸尘机的清洁效果极好,得到广大消费者喜爱。
吸尘机按结构可分为立式、卧式和便携式。吸尘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动机带动叶片高速旋转,在密封的壳体内产生空气负压,吸取尘屑。
传统的吸尘机包括一机架以及安装于机架中的滤网以及抽风装置和集尘箱。该机架中通过前后两端安装一盖板形成一容纳空腔,并通过所述的滤网将该容纳空腔分为第一、第二空腔,所述的机架侧边设置有一连通所述第一空腔的进气管;所述集尘箱安装于机架中第一空腔中,并用于收集由所述滤网过滤后的尘埃。所述的抽风装置安装于机架中第二空腔中,其包括安装于滤网旁侧的电机以及与电机形成干涉的叶轮。
工作时,吸尘机中的叶轮在电机高速驱动下,叶轮将机架中形成的容纳空腔中的空气高速排出,这样使架中形成的容纳空腔与外界形成较高的气压差。外界的尘埃、脏物随空气被吸入吸尘部分,并经过滤网过漏,将尘埃、脏物收集于集尘箱中。
这样结构的吸尘机的体积较大,由于滤网将机架中形成的容纳空腔分为第一、第二空腔,抽风装置中的电机横向安装于该第二空腔中,大大增加了第二空腔的空间,即增大了机架的体积,而减少了过滤面积,影响整个吸尘机的吸尘效果。另外,所述的抽风装置中的电机以及叶轮直接固定安装于所述的第二空腔中,安装方式不够稳定,叶轮经多次高速转动后,可能会出现晃动,影响抽风装置的抽风效果,导致影响了整个吸尘机的吸尘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节省安装空间且吸尘效果好的吸尘机。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吸尘机,其包括:一机架,所述机架整个吸尘机的承载装置;一滤尘装置,所述滤尘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机架中的呈筒状的滤网;一抽风装置,所述抽风装置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后端,并通过一后盖封装于机架中,所述后盖中设置有多个作为出风口的通孔;一集尘箱,所述集尘箱通过一前盖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机架前端,并位于所述滤网下方;其中,所述机架侧边设置有一作为进风口的管接头。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抽风装置包括一用于安装的支撑板、固定安装于支撑板上的电机以及安装于电机转轴上的叶轮,所述电机伸入所述滤网中。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抽风装置中的支撑板镶嵌于所述机架中,并配合机架以及所述滤网、前盖形成一滤尘空间,所述管接头连通所述滤尘空间。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抽风装置与机架通过一密封环紧密安装,且抽风装置与机架之间还安装有一隔音板。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架前端两侧对称安装有一对弹簧卡扣;所述前盖两侧安装有与所述弹簧卡扣相匹配的卡片,并通过所述卡片与所述弹簧卡扣相扣合以固定安装于机架前端,所述前盖上还安装有一便于抽出的拉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由于抽风装置中电机伸入滤网中,大大节省了抽风装置的安装空间,使整个吸尘机的体积变得更小,便于携带,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2、本实用新型中抽风装置与机架通过一密封环紧密安装,且抽风装置与机架之间还安装有一隔音板,这样的结构可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吸尘效果,还可降低噪音。
3、本实用新型中抽风装置中的电机通过一支撑板固定,并镶嵌于机架中,其结构紧凑,安装方式十分稳定,叶轮经多次高速转动后,也不会出现晃动现象,提高抽风装置的抽风效果,且提高了整个吸尘机的吸尘效果和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至图3中包括有:1——机架、10——滤尘空间、11——密封环、12——隔音板、13——弹簧卡扣、2——滤尘装置、21——滤网、3——抽风装置、31——支撑板、32——电机、33——叶轮、4——后盖、41——通孔、5——集尘箱、6——前盖、61——卡片、62——拉手、7——管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新机电(东莞)有限公司,未经特新机电(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630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