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尘机的抽风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63055.8 | 申请日: | 2012-06-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1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建英;梁启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新机电(东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L9/00 | 分类号: | A47L9/00;A47L9/10;A47L9/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338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尘 抽风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尘机领域,特指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节省安装空间的吸尘机的抽风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对物品和场所的清洁大多都使用吸尘机,吸尘机的清洁效果极好,得到广大消费者喜爱。
吸尘机按结构可分为立式、卧式和便携式。吸尘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动机带动叶片高速旋转,在密封的壳体内产生空气负压,吸取尘屑。
传统的吸尘机包括一机架以及安装于机架中的抽风机构和集尘箱。该抽风机构包括一滤网以及与滤网相匹配的抽风装置。该机架中通过前后两端安装一盖板形成一容纳空腔,并通过所述滤网将该容纳空腔分为第一、第二空腔,所述机架侧边设置有一连通所述第一空腔的进气管;所述集尘箱安装于机架中第一空腔中,并用于收集由所述滤网过滤后的尘埃。所述抽风装置安装于机架中第二空腔中,其包括安装于滤网旁侧的电机以及与电机形成干涉的叶轮。
工作时,吸尘机中的叶轮在电机高速驱动下,叶轮将机架中形成的容纳空腔中的空气高速排出,这样使架中形成的容纳空腔与外界形成较高的气压差。外界的尘埃、脏物随空气被吸入吸尘部分,并经过滤网过漏,将尘埃、脏物收集于集尘箱中。
这样结构的抽风机构安装时需要的安装空间较大,导致增大了机架的体积,即增大了整个吸尘机的体积。另外,由于滤网将机架中形成的容纳空腔分为第一、第二空腔,抽风装置中的电机横向安装于该第二空腔中,大大增加了第二空腔的空间,减少了过滤面积,影响整个吸尘机的吸尘效果。另外,所述抽风装置中的电机以及叶轮直接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空腔中,安装方式不够稳定,叶轮经多次高速转动后,可能会出现晃动,影响抽风装置的抽风效果,导致影响了整个吸尘机的吸尘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节省安装空间且吸尘效果好的吸尘机。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吸尘机的抽风机构,其包括:一抽风装置,其包括一用于安装的支撑板、固定安装于支撑板上的电机以及安装于电机转轴上的叶轮;一滤网,该滤网呈筒状,并固定套装于所述电机上,且与该电机之间形成有一通风空间;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一通孔,该通孔与所述通风空间相连通。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机前端设置有一具有穿孔的挡板,该挡板上设置有数个安装孔,一螺栓穿过该安装孔并配合支柱固定电机于所述支撑板上,其中,挡板与支撑板之间形成的间隙连通所述支撑板上的通孔与所述通风空间。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叶轮上成型的凸柱落入所述支撑板上的通孔中;所述电机的转轴穿过所述挡板上的穿孔镶嵌于所述凸柱中,并形成干涉。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板侧边安装有一用于防止所述叶轮转动时产生摩擦的抵触板,该抵触板的宽度大于所述叶轮的厚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由于滤网套装于电机上,即抽风装置中电机伸入滤网中,这样大大节省了抽风装置的安装空间,即节省了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空间,便于装配,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2、本实用新型中抽风装置中的电机通过支撑板固定,并通过该支撑板固定于吸尘机中,其结构紧凑,安装方式十分稳定,叶轮经多次高速转动后,也不会出现晃动现象,提高抽风装置的抽风效果,且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吸尘效果和产品质量。
3、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板侧边安装有一用于防止叶轮转动时产生摩擦的抵触板,该抵触板的宽度大于叶轮的厚度,这样的结构使叶轮具有一个足够的转动空间,使其转动顺畅,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抽风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抽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抽风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中:1——抽风装置、11——支撑板、111——通孔、12——电机、121——挡板、122——安装孔、123——螺栓、124——支柱、125——转轴、13——叶轮、131——凸柱、14——抵触板、2——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见图1-3所示,一种吸尘机的抽风机构,其包括一抽风装置1和滤网2配合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新机电(东莞)有限公司,未经特新机电(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630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液压动感特技小车
- 下一篇:叫醒枕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