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砌块搅拌成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62340.8 | 申请日: | 2012-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2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徐峻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市捷晨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5/00 | 分类号: | B28B15/00;B28C9/02;B28B1/087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32100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砌块 搅拌 成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材料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砌块搅拌成型系统。
背景技术
陶粒增强加气砌块是以轻质陶粒和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通过高效发泡、陶粒增强、蒸汽养护、全自动机械切割等工艺生产。具有轻质、高强、隔热保温、防火、隔音、环保等特点的新型自保温材料。作为墙体自保温材料,特别适用于高层建筑框架结构的外墙填充,内隔墙,同时也可作为高速公路的隔音墙板及建筑装饰材料。现有技术中的砌块采用陶粒和引气浆体有机复合生产自保温墙体材料,充分利用了陶粒本身具有的良好隔热性能,以及引气浆体体积密度小、填充性好的优点。克服了传统建筑材料重量大、保温性差以及现有外墙保温材料施工工艺复杂、成本高、寿命短、不耐火等缺陷,利用烧结陶粒作为轻骨料大幅度降低材料干燥收缩率,分散收缩产生的应力,进而进一步采用减缩剂减缩技术,使常压养护制品的收缩率达到高压蒸养制品的要求。其绝对收缩率是高压蒸养制品的1/4,并与烧结粘土砖相当。解决了新型墙体材料易开裂、渗水的顽症。对此,现有技术中也有不少专利文件。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砌块生产技术较为落后,远远跟不上市场的需求。而且砌块的原料较重,原料添加、加工都不方便,人工消耗较大,不利于大规模生产。对此我们需要设计一种全新的加工系统,用于提高砌块的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砌块搅拌成型系统,降低了生产时的人工消耗,生产效率高,对环境影响小。
为了达到所述效果,本实用新型砌块搅拌成型系统包括水箱,还包括陶粒仓、水泥仓和粉煤灰仓,陶粒仓、水泥仓和粉煤灰仓的出口均连接斗式提升机,所述斗式提升机的出料口连接计量仓后再连接到混合仓中,其连接方式为煤灰计量仓和第一水计量仓共同连接至第一混合仓;陶粒计量仓、水泥计量仓和第二水计量仓共同连接至第二混合仓,第二混合仓混合完毕后的产物通过发泡机后和第一混合仓混合完毕后的产物放置到模箱中。
优选的,所述混合仓中均设有搅拌机。这样在混合时能确保搅拌均匀。
优选的,所述第二水计量仓设于地下,并且通过水泵进行引水。这样便于引水,同时减少设备整体体积。
优选的,所述模箱放置在振动台上。模箱内不能放置搅拌设备,通过这样的结构,当原料倒入模箱时还能继续通过振动确保混合均匀。
优选的,所述模箱为矩形箱体。这样的结构确保生产出来的砌块胚型为矩形,方便后续裁切工作。
由于采用了所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砌块搅拌成型系统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配比加工复杂的问题,通过各个计量仓的自动控制和配合,只要一个操作人员就能控制整个生产流程,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减少了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材料损耗,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砌块搅拌成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砌块搅拌成型系统的整体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砌块搅拌成型系统,包括水箱1,还包括陶粒仓2、水泥仓3和粉煤灰仓4。由于水泥和粉煤灰为粉状的物质,因此水泥仓3和粉煤灰仓4设置在较高的桶中,而陶粒为固体颗粒,因此陶粒仓2设置在低处。陶粒仓2、水泥仓3和粉煤灰仓4的出口均连接斗式提升机5,所述斗式提升机5的出料口连接计量仓后再连接到混合仓中,其连接方式为煤灰计量仓41和第一水计量仓11共同连接至第一混合仓61;陶粒计量仓21、水泥计量仓31和第二水计量仓12共同连接至第二混合仓62,第二混合仓62混合完毕后的产物通过发泡机7后和第一混合仓61混合完毕后的产物放置到模箱8中。所述混合仓中均设有搅拌机。所述第二水计量仓12设于地下,并且通过水泵进行引水。所述模箱8放置在振动台9上。所述模箱8为矩形箱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市捷晨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金华市捷晨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623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