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表箱安全防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61153.8 | 申请日: | 2012-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32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蒋正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正坤 |
主分类号: | G01R11/24 | 分类号: | G01R1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302***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表箱 安全 防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范装置,特别涉及的是一种电表箱安全防范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是各行业的主导产业,是各行业的动力源,电表箱是供电局计量电能度数的一个外箱体,国家每年因窃电损失巨大,扰乱了社会用电次序,为了防止盗电者,电力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其次,电表箱的电压质量好坏也关系着供电的质量,而现有技术无法集中监测电压和防窃电于一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电表箱安全防范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表箱安全防范装置,包括三相电压采集电路、开关信号触发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及无线收发电路,所述三相电压采集电路及开关信号触发电路采集的信号经单片机控制电路控制输出至无线收发电路。
所述三相电压采集电路由三相电压互感器YB采集三相电压构成的380V回路电压,经二极管D1、D2、D3分别整流,再经电容C1、C2滤波构成。
所述开关信号触发电路由安装于电表箱门内的常闭开关LQ输出端经电阻R2连接到光电耦合器U2构成。
所述无线收发电路由FDD-5发射模块IC1、JDD-5接收模块IC2、JDD-5接收模块IC2外接的发光二极管LED1及扬声器Y构成。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三相电压检测电路采集信号,当采集的信号发生异常时,通过无线模块发出报警信号,无线接收模块报警主机显示报警地址方位,且当用户私自打开电表箱时,发出报警信号,给指定的值班人员,通过值班人员对各监控点的监测,集监测电压和防窃电于一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方框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表箱安全防范装置,包括三相电压采集电路1、开关信号触发电路2、单片机控制电路3及无线收发电路4,所述三相电压采集电路1及开关信号触发电路2采集的信号经单片机控制电路3控制输出至无线收发电路4。
所述三相电压采集电路1由三相电压互感器YB采集三相电压构成的380V回路电压,经二极管D1、D2、D3分别整流,再经电容C1、C2滤波构成。调整可调电阻W1可改变M点的信号输出高低,此信号经电容C2滤波后输入到单片机U1的第38脚,此时为高电平,当三相电压互感器YB输入电压为0V时,M电位也为0V,此时单片机U1的第38脚也为低电平,说明此时有发生停电或电源故障,该信号经单片机U1内部程序运算判断,由单片机U1的第5脚输出高电平信号,经电阻R4限流,使三极管VT1导通,输入到FDD-5发射模块IC1的第2脚,并送至其第3脚CP即调制信号输人端,对发射的高频信号进行调制。天线TX即对JDD-5接收模块IC2发射已调制的高频电磁波,JDD-5接收模块IC2的第4脚CPA音频信号输出端直接驱动普通电动式扬声器Y发出报警声,同时其第2脚数据输出端输出高电平使发光二极管LED1得电发光,表示接收到分机的数据信号,达到远程监控的目的。
所述开关信号触发电路2由安装于电表箱门内的常闭开关LQ输出端经电阻R2连接到光电耦合器U2构成,当箱门被强制打开时,常闭开关LQ由常闭点变为常开点,光电耦合器U2由导通状态变为不导通状态,光电耦合器U2的第1脚由低电平转换为高电平,此时说明强制打开箱门操作窃电的可能,由单片机U1的第5脚输出高电平信号,经电阻R4限流,使三极管VT1导通,输入到FDD-5发射模块IC1的第2脚,并送至其第3脚CP即调制信号输人端,对发射的高频信号进行调制。天线TX即对JDD-5接收模块IC2发射已调制的高频电磁波,JDD-5接收模块IC2的第4脚CPA音频信号输出端直接驱动普通电动式扬声器Y发出报警声,同时其第2脚数据输出端输出高电平使发光二极管LED1得电发光,表示接收到分机的数据信号,达到远程监控的目的。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限定本实用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装饰,皆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正坤,未经蒋正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611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