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容检测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61080.2 | 申请日: | 2012-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3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谢循;张耀国;方飞;王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凌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7/26 | 分类号: | G01R27/2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卢刚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 检测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领域,特别涉及电容触摸或电容按键中的电容检测。
背景技术
目前,电容触摸技术发展迅速并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该技术首先将触控检测区域划分为若干横竖相交的格点,再通过检测格点电容值的变化,得出的触摸点的位置信息。
电容触摸技术如果按照具体实现来分类,则包括电容按键,自感电容屏,互感电容屏,其中电容按键和自感电容屏中,其待测电容大小变换范围很大,一些小的触摸电路板中,自感电容容值只有几皮法,而在一些大的电容触摸屏,或者大的电容按键中,其自感电容容值可能达到上百皮法。
传统的检测方式的检测原理为:当积分开始时,在第一个阶段,如图1所示,积分电容Ci进行清零复位,待检测电容Cs则被充电至参考电压Vref,这个阶段可以称之为采样阶段。在第二个阶段,通过开关将CS上端与运算放大器A0的正输入端相连,如图2所示。假设运算放大器理想,则在第二个阶段结束时,运算放大器输入端电压相等;此时,采样电容Cs两端电位均为零,即待检测电容Cs上的电荷全部转移至了积分电容Ci,此阶段称为电荷转移阶段或积分阶段。这两个阶段合起来称为一个电荷转移周期或者称为积分周期,在实际使用中,会根据需要进行反复的电荷转移,即实现积分,值得注意的是,积分电容的清零只有在积分开始的第一个积分周期发生。根据电荷守恒原理,可以得出每次电荷转移后,运放输出电压的变化为:
其中ΔVout为一次电荷转移引起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电压的变化大小。该电压大小通过模数转换器检测送往数字电路处理,便可判断出待检测电容Cs的电容值。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为提高抗干扰能力,Vref尽可能取高,为方面描述,假定电容检测电路的电源为3.3V,Vref也为3.3V,这在常规应用中是很普遍的,假设待检测电容为100皮法,积分电容为20皮法,则每个转移周期引起的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变化为16.5V,这严重超过了电源电压值3.3V。如果通过增大积分电容的方式去减少每次转移引起的输出电压变化,则需要100皮法以上的积分电容才能保证一次转移不会超出运算放大器的承受范围,然而,实现100皮法的电容在集成电路中需要很大的面积。即使是20皮法电容的面积也相当可观,而且如果通过增大积分电容的方式去解决输出电压变化太大的问题,则该电路应用于外部待检测电容Cs很小的情况时,每次转移引起运放输出电压的变化将会非常微小,这样会降低运放输出的信噪比。
由此可见,采用传统的电容检测技术,待检测电容值的范围将被限制在大约3皮法~30皮法的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容检测电路,以解决由于待检测电容的电容值随具体产品变化范围太大而无法对其进行有效检测的矛盾,而且不会额外增加检测电路的面积,使电容检测电路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通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容检测电路,包含:积分电容、待检测电容、运算放大器、信号处理芯片;
所述积分电容的一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相连;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相接的电压为可调电压Vset;
所述待检测电容的上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相连,该待检测电容的下端接地;
所述信号处理芯片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相连,根据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电压的变化,通过电荷守恒原理计算出所述待检测电容的电容值并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凌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泰凌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610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