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进排气装置及其具有该进排气装置的浮空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60997.0 | 申请日: | 2012-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8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 发明(设计)人: | 徐亮;万小刚;彭桂林;万鑫森;刘传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64B1/64 | 分类号: | B64B1/64;B64B1/02 |
| 代理公司: | 安徽汇朴律师事务所 34116 | 代理人: | 方荣肖 |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气装置 及其 具有 浮空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浮空器,尤其涉及浮空器中用于空气补充或释放的装置,调节浮空器的内外压差。
背景技术
浮空器是一种软结构飞行器,通过调节浮空器内外压差保持气动外形,浮空器的内外压差一般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此范围与浮空器的重量分布、空气密度、空气流速等有关。浮空器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外界大气压力不断变化,浮空器需排出或补充内部气体,调节内外压差达到保持气动外形的所需值。现有的浮空器的进气装置和排气装置为两套单独装置,单套装置不能够同时满足进气、排气;另外浮空器的进气装置一般依靠风机的风力作用打开单向阀,而随着浮空器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以及各国平流层浮空器的研制,风机在高空时压头较低(风机的压头与空气密度成正比),风机将不能够顺利吹开单向阀,风机的进气效率受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为了保证进排气的功能实现,设置进气的风机和排气的单向阀串联组成,在同一通道中,既能实现单向阀的放气,又能实现风机的进气。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进排气装置,其用于排出或补充浮空器内部的空气,其包括单向阀、风机、电机、滚动轴以及两个拉绳。单向阀包括:壳体,其两端开口,内部中空;基座,其一端设置有两个合页,两个合页通过转动组件打开与闭合,基座具有两个合页的一端延伸在壳体内并固定于壳体的内侧壁上;以及安装法兰,其套设并固定于基座的另一端上。风机安装在安装法兰上,风机与基座位于安装法兰的相对两侧,风机能输出风力打开基座上的两个合页。电机收容在壳体内部,并固定在壳体的内侧壁上。滚动轴由电机驱动滚动,滚动轴平行于安装法兰所在的平面。两个拉绳的一端均固定在滚动轴上,两个拉绳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合页固定,电机通过驱动滚动轴旋转驱动两个拉绳缠绕在滚动轴上或从滚动轴上释放以使两个合页打开或闭合。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转动组件包括转轴、两个扭簧以及两个连接件,每个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一端均套设于转轴上并能相对转轴旋转,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合页上,两个扭簧套设在转轴上并位于两个连接件之间并在两个合页打开时发生形变。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拉绳中的一者的一端固定在滚动轴上且另一端固定在其中一个合页上,两个拉绳中的另一者的一端固定在滚动轴上且另一端通过固定在相应的连接部上而与另一个合页固定。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进排气装置还包括驱动单向阀的两个合页打开与闭合的旋转电机。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进排气装置还包括与电机电性连接的电机电连接器,电机电连接器安装在单向阀的安装法兰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进排气装置还包括与风机电性连接的风机电连接器,分机电连接器安装在风机的外侧壁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风机的入口处安装有防护网。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个合页与基座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浮空器,其安装有进排气装置,该进排气装置为上述任一所述的进排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单个进排气装置能够同时满足进气、排气需求;装置在不工作时保持密封状态;风机工作时,风力驱动单向阀打开,装置能够进气;风机不工作时,电机驱动单向阀打开,装置能够放气;空气稀薄情况下,电机驱动单向阀打开,风机工作时能够顺利进气;进排气一体化设计具有结构优、重量轻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进排气装置静止状态下的结构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侧视示意图。
图4是风机工作情况下风力吹开单向阀状态示意图。
图5是电机开启单向阀放气状态示意图。
图6是高空中风机工作情况下风力不能打开单向阀状态示意图。
图7是高空中风机工作情况下电机打开单向阀进气状态示意图。
符号说明:1.电机,2.滚动轴,3.拉绳,4.扭簧,5.合页,6.密封圈,7.风机,8.防护网,9.电机的电连接器,10.风机的电连接器,11.壳体,12.基座,13.安装法兰,14.拉绳与合页的连接点,15.转轴,21.第一连接部,22.第二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609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细菌大批量震荡培养装置
- 下一篇:一种控绳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