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多功能拔罐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60497.7 | 申请日: | 2012-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9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梁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俊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A61M1/00;A61M37/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徐逸心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多功能 拔罐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医疗器械,具体地是一种新型多功能拔罐器。
背景技术:
药、针、炙、推拿、拔罐,是中医的五大治疗技术,传统艾灸是明火加热,其明火温度在460℃以上,而传统拔罐器内温度是20℃左右的室温。拔罐器属真空,艾灸的明火是无法在拔罐器中存在的,传统中医的艾灸和拔罐是一种矛盾体。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高温能够被无明火所取代,这种无名火加温的方法被移植到传统拔罐形式中,自然产生出一种新的中医学器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拔罐器,它通过改变罐体材质和结构,使拔罐器和艾灸结合在一起,并具备发热、真空、药物汽化等多种功能。将真空容器中加热到180℃以上,使被加热的药物产生汽化作用,而在接触皮肤部位只有40℃左右,使拔罐器具备加热、真空、药物汽化等功能,是第三代给药方法的可行性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新型多功能拔罐器,包括截面为葫芦形罐体,其弧形曲线有良好的力学受力恢复特性,罐体上部有二个对称的带塞气路通道,在罐体的顶部设有截面为日字型方形体,其上下部有抽排气孔,中间是可穿过一个硬质材料空腔体的隔膜层,隔膜层可阻断罐体内外的气体的流动,使罐体内能保持一定真空度,形成上部器械安装室,下部药物汽化室。
葫芦形罐体材料为橡胶或硅橡胶柔性材料。
葫芦形罐体的外形尺寸直径可控制在1mm~1000mm范围。
葫芦形罐体外形尺寸直径×高设计为10mm×15mm时,对身体的微小皮肤部位也可适用,如脸部、耳根等部位十分有用。
日字型方形体的上部器械安装室或下部药物汽化室可放置电动机、微型真空泵、发热体、磁体、药物之一或多种。
气路通道可以封闭,独立进行负压操作;也可以通过真空软管与抽气机连接,使罐内负压为0~0.08Mpa ,可实现数据化负压调控作用。
日字型方形体的抽排气孔4通过真空连接管同外界的抽气机管道连通后,抽气时的负压可控,一般情况下,在负压和热疗同时进行的情况下,热源发生器可安装在隔膜层的上面或者下面,视当时需要而定。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多功能拔罐器具有三种负压产生的方式:
一、独立产生负压方法,当罐顶的二个气路通道、隔膜层都密封时,可人工产生负压,使罐体紧密的吸拔在身体需要的部位,达到火罐负压的作用。
二、当气路通道经过与真空泵连接后,可产生电动负压,达到治疗作用。
三、气路通道密封,而气路经抽排气孔与真空泵连接后,也可产生电动负压。
日字型方形体的上部器械安装室或下部药物汽化室可放置电动机、微型真空泵、发热体、磁体、药物之一或多种。不论是人工产生负压还是电动产生负压,物理器械都不受其他作用方式影响。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功能设计是在现有中医实用技术基础上的综合和创新,它突破了中医技术中的针、炙、拔罐的单一技术功能,是将热疗、拔罐、振颤、药物等传统疗法结合在一起,其功能的灵活性、治疗作用的广泛性都具有更加充分的优势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 葫芦形罐体, 2. 带塞气路通道, 3. 日字型方形体,4. 抽排气孔, 5. 隔膜层,6. 器械安装室,7. 药物汽化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多功能拔罐器具体的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一种新型多功能拔罐器,包括截面为葫芦形罐体1,其弧形曲线有良好的力学受力恢复特性,罐体1上部有二个对称的带塞气路通道2,在罐体1的顶部设有截面为日字型方形体3,其上下部有抽排气孔4,中间是可穿过一个硬质材料空腔体的隔膜层5,隔膜层5可阻断罐体内外的气体的流动,使罐体内能保持一定真空度,形成上部器械安装室6,下部药物汽化室7。
葫芦形罐体1材料为橡胶或硅橡胶柔性材料。
葫芦形罐体1的外形尺寸直径可控制在1mm~1000mm范围。
葫芦形罐体1外形尺寸直径×高设计为10mm×15mm时,对身体的微小皮肤部位也可适用,如脸部、耳根等部位十分有用。
日字型方形体3的上部器械安装室6或下部药物汽化室7可放置电动机、微型真空泵、发热体、磁体、药物之一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俊,未经梁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604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