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车警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60385.1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6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胡英;汤小生;马芳武;周迎辉;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013 | 分类号: | B60R21/013;B60Q1/52;B60Q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22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车 警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警示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超车警示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每天都有车辆追尾事故发生,特别是在超车时最容易发生,引发的事故最为惨痛。虽然,目前有转向灯、后视镜、喇叭等多种方式协助换道,但因后视镜的盲区,还是存在车辆超车、换道行驶时发生碰撞、追尾等安全事故。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02106907U,授权公告日为2012年1月11日,公开了一种汽车超车警示器,包括电源、红外探头传感器、红外信号模块、单片机、LED警示灯与按钮开关,其中:所述电源、红外信号模块与按钮开关,分别与单片机电连接;所述红外探头传感器与红外信号模块电连接,所述单片机与LED警示灯电连接。该实用新型的不足之处在于,该超车警示器采用单片机,需要对单片机做出变化,例如:由于单片机电压与一般汽车上的控制电压不同,需要进行转换,从而使得结构较为复杂,而且仅仅只通过警示灯来提醒超车,警示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超车系统结构复杂且警示效果不好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且警示效果好的超车警示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车警示系统,包括中央集控器、车速传感器、若干距离探测器、转向模块和警示模块,所述的车速传感器与中央集控器电连接,所述的距离探测器与中央集控器电连接,所述的转向模块与中央集控器电连接,所述的警示模块与中央集控器电连接。
所述的车速传感器与中央集控器电连接,车速传感器检测的车速信号传递给中央集控器。所述的距离探测器与中央集控器电连接,距离探测器所获得的信号传递给中央集控器。所述的转向模块与中央集控器电连接,通过转向模块的信号来控制距离探测器的工作与否,当开启转向模块时,距离探测器工作,来检测两车之间的距离。所述的警示模块与中央集控器电连接,警示模块通过多种警示方法来告诉前方车辆自己需要超车。本设计方案采用中央集控器不需要单独使用单片机来进行控制,这样就不需要对单片机做出一定的变化,通过车速和距离的检测来开启与关闭警示模块,而且警示模块不仅仅只采用灯光来提供警示,满足了结构简单且警示效果好的要求。
作为优选,所述的转向模块由转向灯和转向开关组成,所述的转向灯与转向开关电连接,所述的转向开关与中央集控器电连接,通过转向开关来开启与关闭转向灯,从而来提醒前后方车辆,同时来控制距离探测器的开启与关闭,检测前方车辆的距离,以便启动警示模块。
作为优选,所述的警示模块由若干超车灯和喇叭组成,所述的超车灯与中央集控器电连接,所述的喇叭与中央集控器电连接,警示模块提供了声音与灯光的警示方法来提醒驾驶者车辆需要超车,便于驾驶者能够及时的注意到情况,并保持车速,避免紧急刹车造成车辆碰撞。
作为优选,所述的距离探测器有两个,分别置于汽车的左前方和右前方,所述距离探测器的角度分别为汽车左前方的45度角和右前方的45度角,便于车辆在超车时对与前方车辆之间的距离检测。
作为优选,所述的超车灯有两个,安装在汽车的组合前照灯处,这样就不需要另行为超车灯设计位置,减少了汽车生产成本,且结构简单。
作为优选,所述的喇叭安装在汽车车身上,通过声音来提醒驾驶者车辆超车,进一步提高警示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车速传感器安装在汽车变速箱上,通过车速传感器检测的车速信号来确定是否启动超车警示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中央集控器,结构简单;采用声音和灯光两种警示方法,使得警示效果更好;操作方便,能够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原理框图。
图中:1.中央集控器,2.车速传感器,3.超车灯,4.距离探测器,5.转向灯,6.喇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603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避免二次伤害的安全提醒系统
- 下一篇:一种间隙消除装置及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