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叉车高压钢管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60067.5 | 申请日: | 2012-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1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黄云存;周斌;郑前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管通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02 | 分类号: | F16L9/02;F16L43/00;B66F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叉车 高压 钢管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叉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叉车高压钢管总成。
背景技术
叉车既可以实现物流机械化作业,减轻工人搬运的劳动强度,也可以提高作业效率,成为降低仓储物流成本的主要工具。所以,叉车在企业物流系统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物料搬运设备中的主力军。随着叉车在物流行业的广泛应用,物流行业也对叉车功能和性能也不断地提出更高的要求。
随着叉车行业的日益发展,其功能也更加完善,但叉车本身结构紧凑和安装区域的狭窄给功能完善带来了一些困难。如:在增加叉车吨位时,各个液压部件必需进行相关改造升级,且改造势必会增大各液压部件的体积,这就给液压部件的后续安装定位带来一些困难,特别是液压部件与高压油管的连接方面。故如何保证高压油管的性能,如何减少高压油管的安装空间等问题已成为业内研究的热点话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叉车高压钢管总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叉车高压钢管总成,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由上管体、中管体和下管体三部分组成,所述上管体和中管体之间有一夹角,所述夹角为140°~170°。
进一步地,所述下管体的端头活动连接有接头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上管体的端头固定连接有三通接头体,所述三通接头体设置有下通孔、右通孔和上通孔,所述下通孔与上管体的端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右通孔连接有堵头。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叉车高压钢管总成,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由上管体、中管体和下管体三部分组成,所述上管体和中管体之间有一夹角,所述夹角为140°~170°,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将管体由直形状改成弯曲状,不但不影响管体的耐压性能,而且还可以有效节省安装位置。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接头螺母;2、管体;21、上管体;22、中管体;23、下管体;3、三通接头体;31、下通孔;32、右通孔;33、上通孔;4、堵头;α、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叉车高压钢管总成,包括管体2,所述管体2由上管体21、中管体22和下管体23三部分组成,所述上管体21和中管体22之间有一夹角α,所述夹角α为140°~170°;本实用新型的夹角α优选156°,这样可让管体2具有较好的耐压性能,也能节省使用空间;另外,管体2可采用20#钢制成,因为20#钢的冷变形塑性高,适合一般供弯曲、压延、弯边和锤拱等加工,电弧焊和接触焊的焊接性能好,气焊时厚度小,这样可提高管体2的使用寿命及防漏性能。
所述下管体23的端头活动连接有接头螺母1,接头螺母1的作用是与液压部件连接,接头螺母1可采用35#钢制成。
所述上管体21的端头固定连接有三通接头体3,所述三通接头体3设置有下通孔31、右通孔32和上通孔33,所述下通孔31与上管体21的端头固定连接,所述上通孔33和右通孔32可以连接所需液压部件;这样管体2就可以同时向两个部件供油,进一步节省了叉车液压系统所占的空间,同时也节省了原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当只需用管体2连接一个液压部件供油时,安装人员可用堵头4将右通孔32堵住,这样可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灵活性。
用本实用新型供高压油时,不仅可以确保管体的耐压性能,也能有效节省安装位置,而且还能优化高压油管的整体布局结构,进而有效节省了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另外,该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管通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管通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600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户分级控制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终端应用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