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侧撞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59655.7 | 申请日: | 2012-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4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鑫;蔡隆明;林佳荣;王汉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元翎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264 | 分类号: | B60R21/26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王正茂;俞佳 |
地址: | 中国台湾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囊 混合 气体 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侧撞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适用于装设在汽车的一安全气囊模块中,用以对安全气囊模块的一安全气囊灌充气体使其膨胀,并可活动性调整低温压缩气体及产气药的填充量的侧撞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
【背景技术】
装载于汽车以及各种车辆等的安全气囊系统,其目的在于该车辆以高速碰撞时,以由气体急速膨胀的安全气囊(袋体)支持乘客,防止乘客因惯性而碰撞方向盘或前面玻璃等的车辆内硬部受伤。这种安全气囊系统,通常由依车辆的碰撞动作放出气体的气体发生器,和引进该气体膨胀的安全气囊所构成。安全气囊系统可装载于汽车的前座、乘客座的前方、左右车门边或是座椅之中,可分为前后撞式或侧撞式安全气囊系统。
常用的汽车安全气囊充气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全高压气体发生器,透过储存于气瓶内的高压气体做为使气囊膨胀的气体来源。其缺点在于所需的气体储存量及压力较大,相对造成气瓶体积、厚度及重量也较大,且制作成本亦高,因此,在使用上会造成较大的限制。
另一种是火药型的气体发生器,其于气瓶内只装填火药,当发生撞击时,点火具会引燃装填的药剂,以产生气体充灌气囊。然其缺点在于所产生的气体温度较高,易使气囊因高温破损,而使乘员发生烧烫伤、灼伤等伤害;且其燃烧之后的固体残余物及有毒气体对人体或环境均有不良的影响。
第三种则为混合型的气体发生器,其可改善前述两种气体发生器的缺陷。透过产气药剂产生高温气体,并与气瓶内的低温压缩气体混合,则可取上述两种气体发生器的优点,并避免气体温度过高发生意外或气瓶体积及重量大而影响装配的缺点。同时较低压力的气瓶,可有效降低成本。
然而,目前一般的混合型的气体发生器,因其结构的设计,在气体发生器制造过程中,无法依不同的车商依车款所需,于填充气体及药剂制程中,来调整产气药剂及低温压缩气体相对的填充量,于活用性上较为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艺之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目的就是在于提供一种侧撞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以解决一般现有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于制造过程中,无法依车商所需,来调整产气药剂及低温压缩气体的填充比例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出一种侧撞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其包含一高压气瓶、一支撑板、一点火组件及一封盖组件。高压气瓶可呈中空管体,且高压气瓶的一端管径渐缩具有一第一开口,另一端具有一第二开口。支撑板是设置于高压气瓶内,且支撑板的两端可活动性接设于高压气瓶的内壁,以使高压气瓶内分别区分为一第一容置空间及一第二容置空间,第一容置空间是连通第一开口,而第二容置空间是连通第二开口。点火组件是包含一点火座及一点火器,点火座是紧密盖合于该第二开口,且点火座具有一第一通孔以对应于第二开口,点火器是嵌设于第一通孔。封盖组件是封焊于第一开口。其中,第一容置空间是填充有一压缩气体,而第二容置空间是填充有一产气药,而支撑板是可活动性地于高压气瓶内移动设置,以对应变更压缩气体及产气药相对的填充量。
较佳地,点火组件还包含有一气密罩及一气密橡胶环。气密罩可呈杯状配置,且气密罩是置于第二容置空间中,气密罩一端具有一第三开口,点火座是紧密盖合第三开口。气密橡胶环是设置于气密罩内。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撞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还包含一多孔板,是设置于高压气瓶内且与支撑板相接合,多孔板包含有复数个第一气孔。其中,当点火器引燃产气药,使产生一高温气体,且高温气体经由复数个第一气孔进入于第一容置空间中,高温气体是与压缩气体混合为一混合气体。
较佳地,多孔板是可随支撑板活动性地移动设置,且多孔板的复数个第一气孔的数量及大小是控制高温气体进入于第一容置空间的速度。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撞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是适用于装设在汽车中的一安全气囊模块中,用以对安全气囊模块的一安全气囊灌充气体使其膨胀,侧撞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还包含一排气组件,是盖设于高压气瓶具有第一开口的一端,且排气组件包含有复数个第二气孔,高温气体与压缩气体混合为混合气体是突破封盖组件并经由复数个第二气孔充灌安全气囊。
较佳地,排气组件包含有一排气帽及一固定元件。排气帽可呈杯状配置,排气帽的一端具有一第四开口,另一端设有一第二通孔对应第四开口,第四开口内缘是紧密贴靠高压气瓶的瓶身外壁,且排气帽的外缘设有复数个第二气孔。固定元件的一端是自排气帽内部卡抵于第二通孔的周缘,另一端是自第二通孔朝向远离第一开口方向凸露于排气帽外,用以将侧撞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固设于安全气囊模块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元翎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元翎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96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带锁扣位置提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车牌的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