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物与桩顶间弹性顶托并逐点微差下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59355.9 | 申请日: | 2012-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73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 发明(设计)人: | 张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35/00 | 分类号: | E02D3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刘湘舟;朱丽岩 |
| 地址: | 430064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物 桩顶间 弹性 逐点微差 下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施工技术,特别是一种实现建筑物整体下降的弹性顶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里,能够有目的的实现建(构)筑物整体下降的装置主要包括沉井及沉箱,且其大部分用于交通领域(如各种大中型桥梁基础)、隧道领域(如盾构隧道、顶管隧道的临时工作井、永久通风井等),水利设施领域(如港口基础、护堤基础、地下坝等),电力设施领域(如电站基础、地下变电站等),市政工程领域(如地下沉淀池、污水处理槽等),这种装置主要采用边排土边下沉的手段。
就沉井或沉箱工法而言,其一般只适用于自身整体刚度较大的建(构)筑物。对于普通房建领域中的带地下室建(构)筑物,由于其结构形式复杂多样且自身整体刚度较小,如果采用传统沉井或沉箱工艺施工,则建筑物整体均匀下沉的控制难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物与桩顶间弹性顶托并逐点微差下降装置,要解决自身整体刚度较小的普通房建领域带地下室建(构)筑物整体下沉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物与桩顶间弹性顶托并逐点微差下降装置,设置在建筑物基础群桩与建筑物上部结构之间,其特征在于:由弹簧箱和自锁式千斤顶组成,所述弹簧箱固定放置在建筑物基础群桩的顶部,所述自锁式千斤顶固定放置在弹簧箱的顶部,自锁式千斤顶的上端又顶在建筑物上部结构上。
所述弹簧箱包括弹簧箱上盖板、弹簧箱下盖板、以及连接在弹簧箱上盖板与弹簧箱下盖板之间的一个或多个均匀布置的弹性机构。
所述弹簧箱上盖板上设有向下的弹簧箱上侧板,所述弹簧箱下盖板上设有向上的、与弹簧箱上侧板相配合的弹簧箱下侧板。
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弹簧箱导向轴和套在弹簧箱导向轴上的蝶形弹簧、蝶簧垫板,所述弹簧箱导向轴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弹簧箱上盖板上,弹簧箱导向轴的下端通过预紧螺栓上下可移动连接在弹簧箱下盖板上。
所述弹簧箱下盖板上设有放置弹簧箱导向轴下端部用的凹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设置在建筑物基础群桩与建筑物主体结构之间的特定的弹性顶托装置,扩展了有目的的实现建筑物整体下降的施工技术领域,可用于普通房建领域实现带地下室建(构)筑物有目的的整体下降。
本实用新型利用建筑物自身作为整体大刚体的特点,通过逐点微差调整,即利用若干个弹性顶托装置的不同步逐点微差下降,进而实现建筑物整体分阶段同步下降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建筑物基础群桩与建筑物主体结构之间设置的数百个弹性顶托装置,依托数百个弹簧箱的自身调节以及共同作用的特点,有效合理的承载建筑物主体结构的荷载,利用建筑物大刚体特点,数百个弹簧箱的微差下降不会对建筑物大刚体产生影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建筑物基础群桩与建筑物主体结构之间的示意图。
图2是弹簧箱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剖面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自锁式千斤顶、2-建筑物上部结构、3-弹簧箱、3a-弹簧箱上盖板、3b-弹簧箱下盖板、3c-蝶簧垫板、3d-蝶形弹簧、3e-弹簧箱上侧板、3f-弹簧箱下侧板、3g-弹簧箱导向轴、3h-预紧螺栓、3i-凹洞、4-建筑物基础群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3所示,这种建筑物与桩顶间弹性顶托并逐点微差下降装置,设置在建筑物基础群桩4与建筑物上部结构2之间,由弹簧箱3和自锁式千斤顶1组成,所述弹簧箱3固定放置在建筑物基础群桩4的顶部,所述自锁式千斤顶1固定放置在弹簧箱3的顶部,自锁式千斤顶1的上端又顶在建筑物上部结构2上。
所述弹簧箱为可承载压缩变形的钢箱体。本实施例中,弹簧箱3包括弹簧箱上盖板3a、弹簧箱下盖板3b、以及连接在弹簧箱上盖板与弹簧箱下盖板之间弹性机构。所述弹簧箱上盖板3a上设有向下的弹簧箱上侧板3e,所述弹簧箱下盖板3b上设有向上的、与弹簧箱上侧板3e相配合的弹簧箱下侧板3f。
弹簧箱中的弹性机构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均匀布置的多个,本实施例中,均匀布置有四个弹性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93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的疏浚船用疏浚刀
- 下一篇:一种隧道施工中深井管的封闭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