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线充电的发送装置及无线充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59100.2 | 申请日: | 2012-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2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华;黄河;周莹;杨青春;蔡信伟;杨再兴;陈大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7/00 | 分类号: | H02J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充电 发送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线充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的发送装置及无线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终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其具有强大的功能及极好的便利性,例如手机、IPAD、充电式3D眼镜,其具有丰富的娱乐性,可以看电视、上网、唱歌等等。在使用移动终端的过程中,由于电池容量的局限性,电池的电量很快就会被用完,例如目前受到用户热烈追捧的带有安卓系统的手机的电池的续航能力相对较差,需要频繁的充电,所以需要经常带上备用电池或有线充电器。很多移动终端需要随身携带有线的充电器来给电池充电,而有线充电器由于带有线而比较繁琐,更为甚者的是,不同的移动终端经常需要特定的不同型号的充电器才能充电,因此,许多用户例如出差的人经常要带上手机、电脑、剃须刀等移动终端的充电器,种类繁多的复杂的有线充电器给消费者的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
所以,能让消费者减少电线的束缚及数量众多的充电器的繁琐的无线充电器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其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无线充电器主要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参见图1,其为现有技术中无线充电系统的原理框图,在无线充电装置中设置有发送线圈用于将电源的能量发送出去,在待充电的移动终端中设置有接收线圈,通过在发送线圈中施加变化的电流以产生变化的电磁场,则变化的电磁场耦合到接收线圈,于是接收线圈中产生了充电电流,从而实现对移动终端的无线充电。
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在对现有技术进行研究及实践过程中发现:现有无线充电的发送装置的充电状态会受到无线充电的发送装置自身及其外界的影响,以致其充电效率较低。例如一个发送装置可以应用于多种形式的接收装置,当接收装置与发送装置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时,其均会使发送装置与接收装置的充电效率发生改变,发送装置发射出去的电能可能会被反射或者部分以线圈发热的形式损失掉。所以,目前无线充电系统存在较多能量浪费,其充电效率普遍较低。
可以理解的是,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提供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背景信息,可能构成或不构成所谓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无线充电系统的充电效率较低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反馈充电状态并可调节谐振频率以提高充电效率的无线充电的发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的发送装置,其主要包括:
发射线圈,用于发射发送装置的电能;
振荡及调频模块,用于发射线圈产生LC谐振、及调节LC谐振中电容值以改变LC谐振的谐振频率;
发射端采样模块,用于采集所述发送装置的电压及电流;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根据预定调频方式控制调节所述振荡及调频模块中LC谐振的谐振频率、并根据采集到的发送装置的电压、电流、和接收装置的电压及电流稳定最高充电效率对应的谐振频率、及控制充电的能量发送过程。
第一通信模块,用于发送装置与接收装置之间数据的无线通信;
电源模块,用于给所述发送装置提供所需的驱动电源。
在上述无线充电的发送装置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
转换运算模块,用于将采集到的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的数据进行模数转换、并根据模数转换后数据计算充电效率、及比较出所有的充电效率中的最高充电效率;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上述充电效率及该充电效率对应的电容值;
第一单片机,用于根据预定调频方式控制上述振荡及调频模块中的谐振频率并使振荡及调频模块稳定输出最高充电效率对应的电容值、及控制充电的能量发送过程。
在上述无线充电的发送装置中,所述振荡及调频模块包括:
可调电容模块,用于提供可调节的电容并与所述发射线圈产生LC谐振;
逆变模块,用于对上述电源模块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供可调电容模块与发射线圈进行谐振的交流电;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输出的控制信号调节所述可调电容模块的电容及控制逆变模块的逆变。
在上述无线充电的发送装置中,所述可调电容模块为多个电容组成的电容矩阵。
在上述无线充电的发送装置中,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
开关矩阵,用于对应的控制上述电容矩阵中电容是否被接入电路;
脉宽调制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控制模块输出的控制信号提供逆变模块所需的脉冲信号以驱动逆变模块;
第二单片机,根据第一控制模块输出的控制信号控制脉宽调制电路的工作、及控制开关矩阵中每个开关的通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91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定子整形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人值守变电站防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