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玩具发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59070.5 | 申请日: | 2012-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2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通孚轻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H5/00 | 分类号: | A63H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张慧清 |
地址: | 2100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玩具 发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配件,具体来说是涉及玩具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玩具开发中,为了提高玩具的趣味性,常常设置有发声装置。简单来说,发声装置分为气流发声装置和电控发声装置。电控发声装置中触发发声器工作的主要部分是发声器电控回路的连通,当电控回路断开时,发声器即使在开关闭合状态下,也无法发声。当开关处于闭合状态,并且通过正负极接触,促使发声器电控回路连通,进而使得发声器发声。
但是,目前采用的正负极接触方式通常为点接触模式,容易发生无效接触,造成发声器不能按照用户要求正常发声,降低了产品使用舒适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玩具发声器正负极采用点接触方式,容易产生无效操作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玩具发声装置,所述玩具发生装置包括发声器、发声器电控制组件、发声器开关;所述发声器电控制组件包括正极导电层、负极导电层,以及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位于正极导电层与负极导电层接触面;所述正极导电层与负极导电层分别伸出由导线与发声器连接;所述发声器开关与发声器电性连接。
通过导电层与绝缘层的设置,使得发声器的控制由点接触转变为面接触,从而增大了通路连通点,极大地避免了无效操作的发生。
作为实际应用中的一种常用形式,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所述发声器电控制组件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形,正极导电层与负极导电层分别位于环形的对应弧面,两弧面之间的环形部分为绝缘层。
正常状态下,正极导电层与负极导电层分别位于环形的对应弧面,不接触,当玩具受到挤压力的作用时,由于力的作用,上下弧面贴合在一起,进而使得正极导电层与负极导电层接触,电路连通,发声器发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改进,所述发声器电控制组件形成相互平行的三层结构,所述三层结构依次为正极导电层、绝缘层、负极导电层,所述绝缘层上开设有用于正极导电层与负极导电层接触的接触孔。
在正常状态下,各个层之间存有间隙,发声器电路回路不连通,不发声。当三层结构受到挤压时,正极导电层与负极导电层通过绝缘层上开设的接触孔接触,电路连通,发声器发声。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接触孔均匀分布于绝缘层。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后,通过面接触的连通方式,改善了发声器电控制的稳定性,避免了无效操作的发生,提高了玩具应用中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球形玩具发生装置示意图;
图2为扁平状玩具发生装置示意图;
其中:
1-发声器、2-发声器开关、31-正极导电层、32-负极导电层、33-绝缘层、331-接触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幅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玩具发声装置,包括发声器1、发声器电控制组件、发声器开关2;所述发声器电控制组件包括正极导电层31、负极导电层32,以及绝缘层33,所述绝缘层33位于正极导电层31与负极导电层32接触面;所述正极导电层31与负极导电层32分别伸出有导线4 与发声器1连接;所述发声器开关2与发声器1电性连接。
实施例2
具体见图1,在图1中发声器电控制组件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形,正极导电层31与负极导电层32分别位于环形的对应弧面,两弧面之间的环形部分为绝缘层33。使用的时候,分别对正极导电层31和负极导电层32施加作用力,正极导电层31和负极导电层32在挤压力的作用下,贴合在一起,从而使得电路连通,发声器发声。
实施例3
具体见图2,在图2中发声器电控制组件形成相互平行的三层结构,所述三层结构依次为正极导电层31、绝缘层33、负极导电层32,所述绝缘层33上开设有用于正极导电层与负极导电层接触的接触孔331。
正常状态下,各个层之间存在间隙,正极导电层31和负极导电层32之间不接触,当挤压时,正极导电层31与负极导电层32之间通过开设于绝缘层上的接触孔331接触,从而形成回路,发声器发声。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接触孔331均匀分布于绝缘层。
本发明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技术手段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通孚轻纺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通孚轻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90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