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卷烟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58887.0 | 申请日: | 2012-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2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申龙章;樊瑜瑾;梁婷;曾侯非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24F13/06 | 分类号: | A24F1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卷烟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卷烟过滤器,尤其是一种可以减少人们在吸食卷烟时对周围环境危害的装置,特别针对公共场所和家庭的使用,属于生活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各样的卷烟过滤器相继被发明出来,由于它能够有效过滤卷烟中的有害物质、减少对吸烟者的危害,很快便受到了广大烟民的欢迎。然而大量的研究和资金都集中在如何通过过滤来减少卷烟对吸烟者的危害上,对于周围环境中其他人的危害却关注甚少。2007年5月29日,卫生部发布《2007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报告指出,我国有5.4亿人遭受被动吸烟之害,其中15岁以下儿童有1.8亿,每年死于被动吸烟的人数超过10万,而被动吸烟危害的知晓率却只有35%。
吸烟所散发的烟雾,可分为主流烟(即吸烟者吸入口内的烟),和支流烟(即烟草点燃外冒的烟)。支流烟比通过主流烟所含的烟草燃烧成分更多。其中一氧化碳,支流烟是主流烟的5倍;焦油和烟碱是3倍;苯并芘是4倍;氨是46倍;亚硝胺是50倍。其它许多有害物质包括有致癌作用的硝酸氨等在支流烟中浓度也比从主流烟中吸入的多。也就是说没有通过过滤直接排放到空气中的卷烟烟雾使得吸食者周围不吸烟的人受到更大的危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吸食卷烟时对周围环境中人们的危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卷烟过滤器,在保持卷烟能够正常燃烧和尽量不影响卷烟吸食口感的前提下通过使用它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危害。
本实用新型包括单向软胶球1、储气气囊3、前端套筒2、单向阀4、后端套筒5、筒身6、点烟口7,其中前端套筒2与筒身6连接,单向软胶球1通过导气管16与单向阀4连接,单向阀4通过储气气囊3与后端套筒5连接,单向阀4和储气气囊3位于筒身内,点烟装置7设置在筒身6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前端套筒包括外套8和内套9,外套8和内套9通过螺纹连接;后端套筒5包括外套8和内套9,外套8和内套9通过螺纹连接,后端套筒上设置有进气管道13,进气管道13和储气气囊3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单向阀4包括阀身10、阀内小球11、过滤网12,其中阀内小球11和过滤网12设置在阀身10内,阀内小球11位于与单向软胶球1连接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所述单向软胶球1与导气管连接一端带有软胶球气孔内小球14。
本实用新型所述点烟装置7上设置有点烟口盖板18。
本实用新型所述筒身内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与前端套筒2和后端套筒5连接,形成密封,另一部分用于放置单向阀4和储气气囊3。
本卷烟过滤器通过单向软胶球1的挤压将新鲜空气通过导气管16吸入,通过单向阀4通入储气气囊3,充满气的储气气囊3将空气通过后端套筒上进气管道13进入筒身6内,空气沿内壁蔓延至卷烟燃烧处,从而保证了卷烟的正常燃烧,卷烟通过筒身上设置的点烟装置7点燃;同时通过气体的流动压力将卷烟燃烧产生的烟雾沿筒身内壁从前端套筒中的卷烟过滤嘴过滤后排放至空气中。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 能经济、方便、有效的减少吸烟时对周围环境的危害;
2、 滤筒能将吸食卷烟过程中产生的烟灰收集起来,集中进行处理;
3、 结构紧凑简单,制造方便,操作简单,可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中:1是单向软胶球,2是前端套筒,3是储气气囊,4是单向阀,5是后端套筒,6是筒身,7是点烟装置,8是外套,9是内套,10是单向阀阀身,11是阀内小球,12是过滤网,13是进气管道,14是软胶球气孔内小球,15是卷烟过滤嘴,16是导气管,17是卷烟,18是点烟口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88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