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造气炉全封闭环保出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56227.9 | 申请日: | 2012-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3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杨更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更辰 |
主分类号: | C10J3/34 | 分类号: | C10J3/3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域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12 | 代理人: | 胡澎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造气炉全 封闭 环保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造气炉出灰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造气炉全封闭环保出灰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造气炉的出灰装置就是灰斗,灰斗设置在造气炉的造气仓底部,当灰斗装满后,把灰斗下盖打开,将灰落下。这种下灰操作的特点是高粉尘、高污水污染,工序繁琐,劳动强度大,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是造气作业亟待解决的一个老大难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造气炉全封闭环保出灰装置,以解决造气炉出灰存在的高污染、高强度作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造气炉全封闭环保出灰装置,包括连接于造气炉灰仓底口上的灰仓启闭控制机构,与所述灰仓启闭控制机构对接的灰斗,以及设置在所述灰斗底部并控制所述灰斗升降的灰斗升降支撑机构。
所述灰仓启闭控制机构是在灰仓接口的外部铰接有启闭控制油缸,在所述灰仓接口上穿接有轴杆,在所述轴杆的内侧端固接有内摇臂,所述内摇臂铰接内盖;在所述轴杆的外侧端固接有外摇臂,所述启闭控制油缸的活塞杆铰接在所述外摇臂上;在所述灰仓接口的底口外圆上设有用于封盖所述灰斗上口的封口法兰。
所述灰斗升降支撑机构是在底座中固定有升降控制油缸,所述升降控制油缸的活塞杆通过平衡器接至所述灰斗的底板上。
本实用新型是在灰仓下部安装一个由灰仓接口、启闭控制油缸和内盖所组成的阀门装置,在该阀门装置的下面设置可升降的灰斗,当灰斗上升顶住灰仓接口上的封口法兰后,开启内盖,灰斗即通过灰仓接口与造气炉的灰仓封闭连通为一体结构,待灰斗装满炉灰后,通过启闭控制油缸控制内盖封住灰仓接口的底口,灰斗即可受控下落到底座上,用叉车直接将灰斗运往灰渣场地,倒出炉灰后,再将灰斗运回原位并再次封顶住灰仓接口。由此即可实现造气炉的不停车封闭式下灰操作。
本实用新型有效地改善了造气炉下的作业环境,大大降低了炉下的灰尘和污水污染,同时减轻了下灰工人的劳动强度。本实用新型不受炉型、厂房高度、原料煤种、灰渣干湿等条件的限制,可与各种炉型的造气炉配套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中:1、灰斗,2、启闭控制油缸,3、灰仓接口,4、内摇臂,5、外摇臂,6、封口法兰,7、固定臂,8、内盖,9、弹簧,10、平衡器,11、底座,12、升降控制油缸,13、轴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灰仓启闭控制机构、灰斗和灰斗升降支撑机构三部分。灰仓启闭控制机构连接在造气炉的灰仓底部;灰斗升降支撑机构设置在灰斗1的底部,控制灰斗1的升降。当灰斗1升起时,可与灰仓启闭控制机构相对接;在灰斗1落下后,即与灰仓启闭控制机构相分离(图3)。
所述灰仓启闭控制机构是在一个倒锥台形的灰仓接口3的外部铰接有启闭控制油缸2,在灰仓接口3上穿接有轴杆13,在轴杆13的内侧端固接有内摇臂4,在内摇臂4上铰接内盖8。在轴杆13的外侧端固接有外摇臂5,启闭控制油缸2的活塞杆与外摇臂5相铰接。在灰仓接口3的底口外圆上设有封口法兰6,用于封盖灰斗的上口。在灰仓接口3的顶口外圆上设有固定臂7,用于将灰仓接口3固定连接到造气炉的灰仓底部。
所述灰斗升降支撑机构是在底座11中固定有升降控制油缸12,升降控制油缸12的活塞杆通过平衡器10接至灰斗1的底板上。在平衡器10中设置一圈支撑在灰斗底面上的弹簧9,以使灰斗1保持平衡。
当灰斗1与灰仓启闭控制机构中的封口法兰6对接封闭之后,即可启动启闭控制油缸2,顶出活塞杆,通过外摇臂5与内摇臂4的联动作用,将内盖8打开(图2),实现灰仓向灰斗的落灰。当灰斗1中盛满灰后,再通过启闭控制油缸2和内、外摇臂的联动作用,将内盖8封闭;然后再通过升降控制油缸12将灰斗1落下(图3),用叉车将灰斗1运走,到出炉灰。循环往复,即可实现造气炉的不停车封闭式下灰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更辰,未经杨更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62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