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流管组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55848.5 | 申请日: | 2012-06-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0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 发明(设计)人: | 桂小红;李江;申世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41/03 | 分类号: | F16L41/03 |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赵洪 |
| 地址: | 4106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到气液分流管组领域,特指一种适用于制药机械领域的分流管组。
背景技术
根据新版GMP要求,现有的产品在加工制造过程中,由于加工方法、生产设备或者工艺过程等原因,其生产出来的零部件产品很多不能满足新版GMP的要求,如在加工用于分气或者分液用的分流管组时,分流管接头加工完成后为一根两端贯穿的圆管,且其中一端上还加工有一段内径与圆管内径相同但外径小于圆管外径的小凸台,焊接时,首先把小凸台插入到分流管管壁上开设的与小凸台相配合的通孔中,然后在圆管与分流管外壁接触处采用填丝焊接牢固。
成型后,由于小凸台的外径略小于分流管外壁上与之配合通孔的直径,故小凸台的外壁与通孔的孔壁间存在缝隙。缝隙处容易使脏污寄留,且无法清理干净,故不符合新版GMP中的卫生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无卫生死角,更加符合新版GMP要求的分流管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流管组,包括分流管和分流管接头,所述分流管接头焊接于分流管管壁上开设的通孔处并通过通孔与分流管导通,所述分流管接头的内孔孔壁与所述通孔的孔壁平滑相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分流管组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内孔孔壁与通孔孔壁通过分流管接头与分流管外壁之间的焊缝平滑相接。
所述分流管接头的一端开设有用来与分流管外壁焊接的坡口。
所述分流管接头为两个以上,并沿着分流管的轴向均匀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分流管组,由于分流管接头的内孔孔壁与通孔的孔壁平滑相接,故不存在配合间隙,即无卫生死角,更符合新版GMP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2、分流管;21、通孔;22、快卡接头;3、分流管接头;31、内孔;32、坡口;4、进流管接头;5、焊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分流管组,包括分流管2和分流管接头3,分流管接头3焊接于分流管2管壁上开设的通孔21处并通过通孔21与分流管2导通,分流管接头3的内孔31孔壁与通孔21的孔壁平滑相接,故不存在配合间隙,即无卫生死角,更符合新版GMP的要求。
本实施例中,分流管接头3的一端开设有用来与分流管2外壁焊接的坡口32,便于焊接时能够充分焊透,避免出现缝隙。内孔31孔壁与通孔21孔壁通过分流管接头3与分流管2外壁之间的焊缝5平滑相接。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分流管接头3为两个以上,并沿着分流管2的轴向均匀布置。分流管2的管壁上还焊接有一进流管接头4,分流管2的两端各焊接有一快卡接头22。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58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门窗的万向型转角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微生物细胞纯化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