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鼻翼软骨穹窿间缝合辅助镊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55749.7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9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韶亮;赵映兰;张一鸣;樊东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28 | 分类号: | A61B17/28;A61B17/04;A61B17/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秦力军 |
地址: | 40003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鼻翼 软骨 穹窿 缝合 辅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鼻翼软骨穹窿间缝合手术时定位用的辅助器械。
背景技术
鼻翼软骨穹窿间缝合(Interdomal suture)是两侧鼻翼软骨形成的穹隆之间的收紧技术。手术方法是在两侧穹窿距最突点近心侧约3mm处做一个“8”字缝合或者环形缝合,穿过两侧鼻翼软骨的中间脚,将两侧中间脚向中央拉拢,达到缩小鼻尖的目的。该缝合尤其适用于穹隆处鼻翼软骨薄弱或分离的病例,通过对双侧中间脚的缝合可以起到加强鼻尖强度的作用。
目前,主刀医生在进行缝合时,需使用组织镊等器械向上牵拉鼻翼软骨,以暴露手术视野,现有的组织镊只能对一个鼻翼软骨进行牵拉,医生在缝合时主要依靠经验来确定缝合位置,不能与另一侧进行对比,容易造成两侧的缝合位置不对称,而导致缝合后鼻尖两侧不对称的问题出现。
针对上述不足,需对现有的组织镊进行改进,使其能同时牵拉两个鼻翼软骨,以便于医生在缝合时对比两侧位置,以保证缝合的对称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鼻翼软骨穹窿间缝合辅助镊,通过该辅助镊镊柄前端的两个对称定位柱,可使两侧鼻翼软骨同时受到同样的牵拉,便于医生确定两侧对称的缝合位置,解决使用现有器械牵拉不易保证缝合对称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鼻翼软骨穹窿间缝合辅助镊,包括镊柄I和镊柄II,所述镊柄I上设置有与镊柄I成一夹角的定位柱I,镊柄II上设置有与镊柄II成一夹角的定位柱II,所述定位柱I与定位柱II相互平行且相对于辅助镊的对称面对称。
进一步,所述定位柱I垂直于镊柄I,定位柱II垂直于镊柄II;
进一步,所述定位柱I和定位柱II为扁平状,定位柱I和定位柱II的宽度均为1mm;
进一步,所述定位柱I和定位柱II上设置有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鼻翼软骨穹窿间缝合辅助镊,包括镊柄I和镊柄II,所述镊柄I上设置有与镊柄I成一夹角的定位柱I,镊柄II上设置有与镊柄II成一夹角的定位柱II,所述定位柱I与定位柱II相互平行且相对于辅助镊的对称面对称,使用时,将定位柱I和定位柱II同时分别伸入两侧鼻翼软骨穹窿处进行牵拉,使两侧牵拉对称均匀,主刀医生在进行穹窿间缝合时,可随时进行牵拉方向和力度调整,容易找准对称缝合的位置,有效保证了缝合的对称性,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鼻翼软骨穹窿间缝合辅助镊,包括镊柄I1和镊柄II2,所述镊柄I1上设置有与镊柄I1成一夹角的定位柱I3,镊柄II2上设置有与镊柄II 2成一夹角的定位柱II4,根据牵拉的需要,该夹角一般选用接近于镊柄成90度的大小,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柱I3垂直于镊柄I1,定位柱II4垂直于镊柄II2所述定位柱I3与定位柱II4相互平行且相对于辅助镊的对称面对称,当然,将镊柄前端折弯形成定位柱同样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辅助镊的张合,可调整两个定位柱之间的距离,以适应手术需要,辅助镊也可以是一端铰接的辅助夹,将定位柱设置于辅助夹夹柄的前端,只要可以调节两个定位柱之间的距离,均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柱I3和定位柱II4为扁平状,尽可能避免牵拉时定位柱对组织造成损伤,定位柱I3和定位柱II4的宽度均为1mm,既可起到牵拉定位的作用,又不会遮挡缝合位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柱I3和定位柱II4上设置有防滑纹5,防滑纹设置在定位柱与鼻腔组织的接触面上,避免牵拉时打滑。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57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功率基站和通信控制方法
- 下一篇:油墨组和成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