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以减少钒焙烧大型回转窑返回料的加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55722.8 | 申请日: | 2012-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2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李秀雷;马瑞峰;徐雪峰;陈育红;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7/32 | 分类号: | F27B7/3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刘伟 |
地址: | 067102***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以 减少 焙烧 大型 回转 返回 加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型回转窑窑尾上料装置,尤其是钒渣焙烧的大型回转窑上料装置,属于回转窑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焙烧钒渣的大型回转窑窑尾钒渣上料系统普遍存在窑尾返回料现象。传统的窑尾上料装置是利用下料溜管直接将料下到窑尾,在窑尾罩后面安装一个敞开式V型下料溜槽,溜槽角度约55°,由于入窑物料含有水份,在运行约一周的一段时间左右,溜槽的V型部分就粘结成一个平面,入窑的物料成散状入窑,一部分进入回转窑,30%的物料落入返回料料仓。
物料返回料仓存在以下明显缺点:
返回料从窑尾落下去后,加之钒渣进窑后受热造成水分减少,致使粉尘飞扬非常严重;
由于返料导致溜管经常堵塞粘料,每处理一次粘料需要回转窑止火、降温、处理、升温96小时以上,每月至少清理溜管1-2次,降低了生产效率;
由于烟气顺溜管返向电子皮带秤头轮入料斗,窑尾烟气温度高,将皮带秤皮带烤焦甚至着火,所以回转窑作业率较低;
由于返料,致使窑况不稳定,焙烧转化率降低;
因返料需返回到料仓处,又增加了二次运输的人力和物力。
鉴于现有的大型回转窑物料返回料仓的缺陷,有必要的加料设备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少回转窑窑尾上料装置返回料的可以减少钒焙烧大型回转窑返回料的加料装置。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以减少钒焙烧大型回转窑返回料的加料装置,它由下料溜管、螺旋输送机、支撑平台组成,螺旋输送机位于回转窑窑尾,螺旋输送机的出料端伸进窑尾内的窑尾挡料环前,螺旋输送机的后部位于窑尾外部,螺旋输送机的下部安装在支撑平台上,下料溜管的出料口连接到螺旋输送机在窑尾外部的螺旋绞龙处。
上述可以减少钒焙烧大型回转窑返回料的加料装置,所述螺旋输送机的前端到达窑尾内距窑尾挡料环1.5-4米处,螺旋输送机前部下方是螺旋出料口,螺旋出料口位于窑尾内,螺旋输送机后部有减速电机,螺旋输送机的外周有隔热套筒,在螺旋输送机进料口后部安装空压风管道。
上述可以减少钒焙烧大型回转窑返回料的加料装置,所述螺旋输送机前部上方安装一块吊挂挡板,吊挂挡板位于除尘烟道入窑底部,且在窑尾罩上方。
上述可以减少钒焙烧大型回转窑返回料的加料装置,所述螺旋输送机与回转窑窑体两侧及顶部空间采用岩棉做隔热层,内衬浇注料。
上述可以减少钒焙烧大型回转窑返回料的加料装置,所述下料溜管内部设有防粘料衬板的,衬板材质可以是尼龙、塑料等非金属材质的一种。
上述可以减少钒焙烧大型回转窑返回料的加料装置,所述回转窑窑尾罩烟道从窑尾罩正后方引出,回转窑尾入口为方变圆的变径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 该装置可提高生产作业率2%,增加年产量。
2、 该装置结构简单耐久,设备运行成本低,使用方便安全。
3、 该装置减少粉尘飞扬和物料损失,更加优化工作环境。
4、 该装置因下料口物料减少,窑尾入口处空气进入较多,可提高钒转化率1%。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螺旋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下料溜管1、减速电机2、螺旋输送机3、隔热套筒4、高温轴承5、螺旋出料口6、螺旋绞龙7、空压风管道8、吊挂挡板9、除尘烟道10、支撑平台11、回转窑1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下料溜管1、螺旋输送机3、支撑平台11组成。
图中显示,螺旋输送机3伸进到距窑尾挡料环1.5-4米处,螺旋输送机3的螺旋出料口6位于回转窑窑尾内,螺旋输送机3的后部位于窑尾外部,螺旋输送机3的后部有减速电机2,螺旋输送机3的下部安装在支撑平台11上,下料溜管1的出料口连接到螺旋输送机3在窑尾外部的螺旋绞龙7处。
为了使螺旋输送机3运行可靠,尽量减小螺旋输送机3的长度。
为了避免回转窑高温对螺旋输送装置的影响,需对螺旋输送机3进行隔热和耐高温处理,螺旋输送机3与回转窑12窑体两侧及顶部空间采用岩棉做隔热层,内衬浇注料。螺旋输送机3的外周有一个直径640㎜的隔热套筒4,隔热套筒4与螺旋绞龙7之间形成一层100㎜厚隔热空间。
为了保证窑内气氛,现有引风方向从窑尾的侧面改为窑尾的正后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未经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57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冷机散料槽橡胶板的紧固装置
- 下一篇:冶炼焰熔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