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多信息融合的刀具识别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54061.7 | 申请日: | 2012-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4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 发明(设计)人: | 何卫平;曹西征;雷蕾;王伟;林清松;郭改放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 |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陈星 |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信息 融合 刀具 识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刀具信息识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采用多信息融合的刀具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实时准确地获取离散制造企业车间底层刀具的信息,并且实时地将这些信息反馈到调度层、计划层,是实现刀具实时追踪和刀具高效调度的关键。依靠手工录入刀具信息十分繁杂和耗费时间,所以只能采用对刀具进行自动标识来解决上述问题。由于二维条码具有很高的纠错性,并且占用面积小,信息含量高,所以标刻在刀具上的条码标识大都为二维条码。
实现快速、准确地获取到的刀具的标识信息是提高库存管理效率、实现生产过程信息采集及实时追踪的关键。目前已申请的涉及二维条码自动标识领域的专利,如王红霄的《一种刀具条码辅助识读装置》和《条码扫描中刀具定位调节装置》以及林清松的《一种金属柱面直接标刻二维条码的识读装置及识读方法》,公开了3个提高二维条码识读效率的装置。这些研究都是将二维条码作为获取刀具标识信息的唯一途径,研究内容着眼于通过刀具二维条码图像的快速准确采集,提高识读效率。
但目前涉及刀具自动标识领域的识读装置在自动获取刀具标识信息时都存在下列缺陷:
1、刀具表面受到生锈腐蚀、油污污染、磨损划痕,及采集时由于刀具表面的高反光造成二维条码图像被高光覆盖,这些都会影响采集二维条码信息,导致识读装置无法准确地获取刀具的标识信息。
2、信息利用率低。刀具自动识别完全依靠二维条码信息,忽视了刀具的形状、重量和表面纹理等信息也是有助于刀具识别。
因此,现有识读装置都存在的普遍缺陷即一旦二维条码受污染,利用二维条码识别刀具的方法就失效。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采用多信息融合的刀具识别装置,不仅能够为刀具上的二维条码的自动识读提供硬件支持,而且在刀具标识条码失效情况下,能够方便有效的采集残余二维条码信息、刀具形状信息、刀具重量信息及刀具表面纹理信息等与刀具识别相关的多源信息,为多信息融合刀具识别系统提供了有效的支持,从原理上设计全新的刀具多源信息采集装置。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已有的二维条码识读装置对金属柱面要求高,信息利用率低以及过度依赖二维条码的缺陷,提供一种采用多信息融合的刀具识别装置,该装置除了可以采集刀具标识码信息外,还可以采集刀具形状、重量与表面纹理等信息,为多信息融合刀具识别系统提供有效的硬件支持。实现实时、准确地获取刀具多源信息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一种采用多信息融合的刀具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二维条码识别组件、重量信息识别组件和形状信息识别组件;
壳体组件包括下底板1、外壳3和上底板12;外壳3相邻两侧面中部有缺口,便于放置刀具;所述的下底板1、外壳3与上底板12组成半封闭的长方体空间;
二维条码识别组件包括二维条码信息采集相机2、条形光源4、隔板5和定位装置8;所述的二维条码信息采集相机2安装在下底板1上表面一侧,且采集方向朝正上方;定位装置8位于二维条码信息采集相机2正上方,并与外壳3固定连接;所述条形光源4安装在定位装置8与二维条码信息采集相机2之间,并且条形光源4位于二维条码信息采集相机2两侧且互相平行;所述的隔板5是一块表面粗糙不发生镜面反射的薄板;所述的下底板1、外壳3、隔板5与定位装置8组成封闭的长方体空间;
所述的定位装置8是由固定件13、调节件14、导轨15、固定螺钉16组成;所述的固定件13是梯形块,固定在外壳3的内壁上;所述的导轨15一端固定在外壳3的内壁上;所述的调节件14是梯形块,可在导轨15内滑动,调节件14与导轨15之间通过固定螺钉16锁紧;调节件14的下底面与固定件13的下底面在同一水平面上,调节件14的尖棱与固定件13的尖棱相对且平行,形成V型槽;
重量信息识别组件包括支撑板6、称重传感器7和托板9;所述的支撑板6一端固定在外壳3的壳壁上;所述的称重传感器7固定在支撑板6上;所述的托板9固定在称重传感器7上,称重传感器7独立支撑托板9;托板9上表面与固定件13的下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托板9上表面有定位槽17和定位基准圆18,定位槽17朝向调节件14与固定件13形成的V型槽,定位基准圆18为一个已知半径的圆,且定位基准圆18的颜色与托板9上表面其他部分存在对比度,所述对比度能够被相机采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40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本质安全系统用补偿电缆
- 下一篇:一种笔筒式底座台灯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