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马铃薯研磨去皮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53567.6 | 申请日: | 2012-06-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7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 发明(设计)人: | 闫洪志;闫洪信;梁巨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凌志马铃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N7/02 | 分类号: | A23N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24500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马铃薯 研磨 去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马铃薯研磨去皮机。
背景技术
马铃薯全粉的生产过程依次包括清洗去石、去皮、切片、漂烫、冷却、蒸煮制泥、辊筒干燥、破碎和包装。马铃薯首先在立式清洗机中旋转冲洗,除去粘结于表面大部分的泥土、沙石和杂物,随后进入卧式清洗机,进一步清洗除去泥沙,使物料得以洁净。输送机和计量装置将清洗过的物料定时、定量的送进去皮罐,进行去皮。为使蒸煮熟化效果均匀,切片机将去皮后的物料切马铃薯去皮后送去切片,切片机将去皮后的物料切成厚度为8~15毫米的薯片,薯片在热水中预煮,之后用冷水清洗,将预煮、冷却后的薯片在常压下用蒸汽蒸煮,然后将蒸煮熟化的薯片送入制泥机中捣制成薯泥。将制好的薯泥送至滚筒干燥机上进行干燥,之后将干燥后的大片状物料刮下,并通过破碎过筛制成2~8毫米的雪花粉。
现有技术中的马铃薯去皮通常有两种方式:手工削皮和机械去皮,手工削皮的方式效率低,去皮较厚,马铃薯损耗较大;现有技术中的机械去皮难以将马铃薯皮彻底清除,仍需人工二次去皮,而且工作面易被薯皮阻塞,致使马铃薯皮的去净率低。如何能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去皮效果较好的马铃薯研磨去皮机成为人们迫切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去皮效果较好的马铃薯研磨去皮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马铃薯研磨去皮机,包括两个去皮罐和一个弯管风送装置,在去皮罐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去皮罐的内部设置有一去皮旋转部件和一通过气缸带动能够上下运动的内胆,去皮过程内胆位于去皮罐最低点,将马铃薯封闭在内胆和底盘之间;放料过程内胆提起,马铃薯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排出,去皮旋转部件由一底盘和一设置于去皮罐外部的驱动电机构成,在去皮罐内胆的内壁密布有耐磨层,在去皮罐侧壁设置有一出料口,出料口与一传送装置连接,在去皮罐的底部设置有一薯皮出口,薯皮出口与弯管风送装置连接,传送装置为两侧设有挡板的传送带。
弯管风送装置包括U形弯管、设置于U形弯管始端的进料斗、闸板以及连接于该插板后端的闸板气缸,U形弯管的前半段的上部管壁设置有闸板口,插板穿设于该插板口内,闸板与闸板口密封配合,弯管的内部对应于闸板设置有用于容置该闸板并与该闸板密封配合的密封槽,弯管的前半段的上部管壁还设置有进气口,该进气口位于闸板的下方。U形弯管的内径从始端到末端逐渐缩小,在进气口处连接有一进气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马铃薯研磨去皮机使用安全,劳动强度低,去皮效率高,去净率高。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马铃薯研磨去皮机去皮较彻底,减少了二次补充加工工序,去皮损耗较小,最大程度的保留了果实的营养,而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用于批量生产,适用范围广,根茎类果实的去皮处理均可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马铃薯研磨去皮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去皮罐;2-进料口;3-进气管;4-内胆;5-驱动电机;6-底盘;7-出料口;8-传送装置;9-薯皮出口;10-U形弯管;11-进料斗;12-闸板;13-闸板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马铃薯研磨去皮机,包括两个去皮罐1和一个弯管风送装置,在去皮罐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2,在去皮罐1的内部设置有一去皮旋转部件和一通过气缸带动能够上下运动的内胆4,去皮旋转部件由一底盘6和一设置于去皮罐1外部的驱动电机5构成,在内胆4的内壁密布有耐磨层,在去皮罐1的侧壁设置有一出料口7,出料口7与一传送装置8连接,在去皮罐1的底部设置有一薯皮出口9,薯皮出口9与弯管风送装置连接,传送装置8为两侧设有挡板的传送带。弯管风送装置包括U形弯管10、设置于U形弯管10始端的进料斗11、闸板12以及连接于该闸板12后端的闸板气缸13,U形弯管10的前半段的上部管壁设置有插板口,闸板12穿设于该闸板口内,闸板12与闸板口密封配合,弯管的内部对应于插板12设置有用于容置该闸板12并与该闸板12密封配合的密封槽,弯管的前半段的上部管壁还设置有进气口,该进气口位于闸板12的下方。U形弯管10的内径从始端到末端逐渐缩小,在进气口处连接有一进气管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凌志马铃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凌志马铃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35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