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电钢球包装专用控油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53077.6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7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朱明清;李薛俊;蔡高华;冯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力星通用钢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1/10 | 分类号: | B05C11/10;B05C11/02;B05C13/02;B07B1/00;B07B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电钢球 包装 专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电钢球包装专用控油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工作效率高、控油效果好的风电钢球包装专用控油系统。
背景技术
钢球在包装前,需要对钢球表面的防锈油量进行控制,防锈油量过多影响后续的装配,而过少则影响防锈质量,造成不合格。传统的方法是采用人工观察、处理钢球的防锈油量,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控油效果好的风电钢球包装专用控油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风电钢球包装专用控油系统,其创新点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一端安装有钢球箱,所述机架另一端设置低于钢球箱底部出球口的控油机构,所述控油机构进球端与钢球箱底部出球口之间设置钢球流道,所述控油机构出球端连接分选筛。
进一步的,所述钢球箱底部为筛网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钢球流道底部均匀分布有若干漏油孔。
进一步的,所述控油机构包括一水平设置并由电机驱动转动的控油辊;所述控油辊由辊体表面设置海绵层构成,辊体设置有与吸风装置连通的空心内腔,所述辊体表面均匀分布与空心内腔连通的排油孔。
进一步的,所述控油辊通过升降机构安装在机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支架、升降滑动座和丝杆,所述升降滑动座两侧通过垂直方向的导向结构与升降支架滑动配合,所述丝杆的上端连接手轮,丝杆的中部与升降支架的横梁螺纹连接,丝杆的下端与升降滑动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吸风装置为由伺服电机驱动的吸风泵。
进一步的,所述分选筛的出球端设置有可垂直移动的出球挡板,所述出球挡板底端安装有将出球挡板顶出分选筛底面的复位弹簧,所述出球挡板顶端连接出球手轮。
进一步的,所述分选筛的侧挡板上安装检测开关,所述检测开关通过控制器与控油辊的电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钢球箱内的钢球通过钢球流道进入控油机构,控油辊的海绵层始终保持一定的含油量,其具体含油量多少由吸风泵控制。当钢球表面防锈油过多时,利用控油辊吸附钢球表面的防锈油,而钢球表面防锈油过少时,则通过控油辊含有防锈油的海绵层为钢球中和一下防锈油含油量,提高钢球表面防锈油量,使得各钢球表面的防锈油趋于一致,实现控油,无需人工进行,大大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控油效率。
钢球箱底部为筛网结构,钢球流道底部均匀分布有若干漏油孔,能够对钢球的含油量进行预先控油,使得过量防锈油预先从钢球箱或钢球流道底部排出,降低吸风泵的排油压力。控油辊通过升降机构安装在机架上,使其能够适用不同规格的钢球控油。
分选筛能够对钢球进行分选,剔除直径小于标准球的钢球,而分选筛的出球端设置有可垂直移动的出球挡板,使得包装时能够根据需求放出钢球,使用方便。分选筛的侧挡板上安装检测有无钢球的检测开关,控制器能够根据检测开关的信号控制所电机启闭,避免钢球堆积在分选筛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风电钢球包装专用控油系统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风电钢球包装专用控油系统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包括机架1、钢球箱2、钢球流道3、分选筛4、辊体5、海绵层6、升降支架7、升降滑动座8、丝杆9、手轮10。
上述机架1的一端安装有钢球箱2,钢球箱2底部为筛网结构。机架1另一端设置低于钢球箱底部出球口的控油机构,该控油机构进球端与钢球箱底部出球口之间设置钢球流道3,钢球流道底部均匀分布有若干漏油孔,控油机构出球端连接分选筛4,分选筛4能够剔除直径小于标准球的钢球,其结构为钢球行业常用装置,这里不再赘述。
在机架1上还设置有位于钢球箱2、钢球流道3和分选筛4底部的接油盘16,接油盘16最底端设置排油阀门17。
控油机构包括一水平设置并由电机驱动转动的控油辊,控油辊由辊体5表面设置海绵层6构成,辊体5设置有与吸风装置连通的空心内腔,辊体表面均匀分布与空心内腔连通的排油孔。本实施例中,吸风装置为由伺服电机驱动的吸风泵。
控油辊通过升降机构安装在机架1上。本实施例中,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支架7、升降滑动座8和丝杆9,升降滑动座8两侧通过垂直方向的导向结构与升降支架7滑动配合,丝杆9的上端连接手轮10,丝杆9的中部与升降支架7的横梁螺纹连接,丝杆9的下端与升降滑动座8连接,丝杆9下端与升降滑动座8发生相对自由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力星通用钢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力星通用钢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30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